南方文坛
《南方文坛》努力张扬新的编辑理念,一直致力于独特的高品位的学术形象和批评形象的建设,精心策划和组织了一系列的品牌栏目。主要栏目:我的批评观、文论大家、今日批评家、理论新视界、个人锋芒、现象解读、今日热读、读来读去、港台澳文苑、未来文坛、品牌论坛、本期特稿等。
文集访问量: 7009 次
音乐列表
三农问题作为中国跨世纪的一个主流话语,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21世纪以来,中国作家以满腔忧患创作出了一系列反映三农问题的报告文学,比如,2002年初李昌平的《我向总理说实话》,2002年年中的何建明的《根本利益》,2003年陈桂棣和春桃合著的《...
杨显惠在开始创作《夹边沟记事》的时候,面对着一个问题:如何用文学的方式呈现一段尚未被官方历史完全解密的历史?在现代分工完成之后,文学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本不应该再承担记录历史的责任。但是,当夹边沟劳改农场那段被有意尘封的历史以亲历者口述的形式触...
进入新媒体时代,中国当代文学不断地调试着自己的方式,以适应市场与价值秩序的更迭要求。而在文学的流变与转调中,其本身应该固守怎样的文学本性,亦即文学的根性,则是一种历时性、共时性的存在。鉴于炒作化市场的膨胀而失去对优秀传统应有的敬畏,鉴于创作界存在...
一散文,是一种“非标”文体。其“散”恰好显示了这一文体“非标”的特性。“散”不仅意指写作客体的海阔天空,文本形态的舒卷自如,更表示主体精神存在的丰赡从容。与小说、诗歌、戏剧等文体相比,散文是最缺少形式规范、也无须更多形式规范的“非技术”文体。尽管...
广西作家龚桂华的《坦白》是一部颇具特色的长篇小说。其原题是《混帐》。“混账”一词,本是民间广泛流传的骂人用语,但小说名字用的却是“混帐”,一语双关,用心巧妙。一是小说中特定的意义:在“梦幻之旅”驴队中,怨男痴女们搭伴徒步漓江,行途中不免在帐篷内产...
关于地域作家群的研究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光明日报》还专门开设了一个“‘作家群现象笔谈”专栏,邀请各地的评论家对当地的作家群进行研究及评介。在诸多论著及文章中,广西三位青年学人黎学锐、张淑云、周树国的《桂西北作家群的文化诗学研究》一书独辟...
《海上述林》是一部以鲁迅为核心、由几个人捐资付印以纪念亡友的文学译文集。因此,书的编者,是彼时士林领袖之一的鲁迅。书的著译者,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早期首领瞿秋白。可以说,这部书从最初筹划到成书出版、传播流布,已然成为民国出版史上的靓丽风景。《海...
自从王朔小说中多写“痞子”之后,在中国,可说“痞子”文学大行其道,几乎沸沸扬扬,铺盖了中国整个文坛。去年,我读了刘云飞主编、漓江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俄语短篇小说精品》(有不少是重读),说实话,整个小说中所塑造的人物的昂扬正气,不屈不挠的抗争精...
陈肖人有朋友向我推荐看百色一位女作家陶丽群《母亲的岛》,我就在网上查找,找到后立即就看了。一边看一边琢磨,文字和生活都比较贴切,人物间的纠葛也有生活气息。第一次接触这位年轻女作家的作品,觉得颇有兴味。读到最后,“母亲”出走,顿时让我惊诧和惊喜,这...
每天我住在菊瓣里想象南山每天我躺在兰香里构思君子然后提笔写下可以辨认的天下与江山这是诗人方舟在他的组诗《可园短笺》之一《一个人的园林》中写下的诗行。用文字的形式,来描摹和绘制自己可以辨认的“天下”与“江山”,已然构成了方舟诗歌中一个显在的艺术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