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文坛
《南方文坛》努力张扬新的编辑理念,一直致力于独特的高品位的学术形象和批评形象的建设,精心策划和组织了一系列的品牌栏目。主要栏目:我的批评观、文论大家、今日批评家、理论新视界、个人锋芒、现象解读、今日热读、读来读去、港台澳文苑、未来文坛、品牌论坛、本期特稿等。
文集访问量: 6739 次
音乐列表
一、情感与叙述对情感产生的原因分析很多。张智庭总结了迄今为止情感符号学研究的几个维度:一是罗兰·巴尔特《恋人絮语》开启的分析方式,这是一种“带有‘结构特征的分析方法”;二是以格雷马斯和他的学生封塔尼耶开创的有关激情的符号学理论,这是一种建立在模态...
1.错位—畸变—转码三个术语的由来“错位”这个词,在中文学界太常用了,但是意义极为广泛,“错位”大致意思是“错误位置”或“错开位置”。可以是指任何用错地方,医学上关节错位、脊椎骨错位,地质上断层错位,文化上我们经常见到“传统价值错位”、“学术道德...
初时见到陈思,第一印象是:这是一个干干净净的男孩。先喜欢上几分。我一直觉得中国的女孩要比中国的男孩干净,你在路上走,稍加观察,得出这个结论不难。女孩们一般都衣着讲究,而男孩们总那么很不在意——而一旦在意起来,好像又有点儿不对头,那衣服倒也是好衣服...
作为一个新锐批评家的代表人物,陈思的出众才华令人瞩目。明快,犀利,精准,机智和风趣——现今,没有足够的幽默感几乎寸步难行。当然,所谓“出众才华”首先指的是,陈思可以自如地将众多作品产生的感想与拉康、德勒兹、巴丢等思想家的观点一起组织到这种风格之中...
陈思高晓声是一名具有历史感的作家。当然,作家的问题意识并不是反映论意义上对历史事件的记录:例如农民生活燃料供应困难、鱼塘承包纠纷、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社队企业供销紧张等等。他深邃的历史感体现在对被“历史”所裹挟的“人”(主体)的状态的关注。比如,除...
莫言在故乡山东高密长大,二十一岁离开去当兵。他在黄县、保定和延庆八年,在北京三十一年。北京是他生活最长的一座城市。莫言的“北京朋友圈”显然是一篇文章题目,但我这里只写不为人知的他高密“故乡朋友圈”。这个圈子中有熟悉的朋友,有文学崇拜者,也有探亲时...
一《哥德巴赫猜想》的“前史”陈景润第一次被树立为知识分子的典型,早于徐迟《哥德巴赫猜想》(《人民文学》1978年第1期)的发表。1974年10月17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评论《独立自主,高歌猛进——评述新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其中提到了陈...
陈思我所设想的文学批评,至少包括三个共存的层面。批评家必须首先是走私犯、说谎家和催眠师。他以客观的包装盒来走私主观的价值判断。他“骗”读者说,这“才”是作家想表达的东西。他又去“催眠”作家说,你“其实”不懂你自己,你“其实”想写的是这样这样的东西...
德国哲学家莱辛在《拉奥孔》里提出了著名的诗画之分。他认为画所处理的是物体在空间中的并列静态。绘画虽然也可以模仿和表现动作,但只能通过物体,用暗示的方式去模仿动作。而诗是表现在时间中先后承续的动作。虽然诗也能描绘物体,但只能通过动作,用暗示的方式去...
电子图像时代的到来,使当代文化发生了从语言主因型向图像主因型的转变。在电子图像生产技术和当代文化消费时尚的张力当中,传统意义上以叙事绘画、主题绘画为中心的绘画形态在视觉审美领域里已被颠覆。作为极具审美意蕴的风景画艺术,也随着传统绘画中心地位的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