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文坛
《南方文坛》努力张扬新的编辑理念,一直致力于独特的高品位的学术形象和批评形象的建设,精心策划和组织了一系列的品牌栏目。主要栏目:我的批评观、文论大家、今日批评家、理论新视界、个人锋芒、现象解读、今日热读、读来读去、港台澳文苑、未来文坛、品牌论坛、本期特稿等。
文集访问量: 6699 次
音乐列表
陈剑晖散文是一种倾向于自我的自由文体,它比任何一种文体都更注重个体经验的诗性表达。这一点在高洪波的散文创作中表现得特别突出。高洪波的散文从浪漫激情到平实闲适的蜕变,走的是一条既师承中国的散文传统而又别调继起、旧旨全非的自己的路子——他用以祈学,学...
邓玉莲从少年诗人成长起来的黄咏梅,因为后来创作小说并生长在广西,而被列入广西“70后”女性小说家的行列,近年在广州工作,也被列入广东女作家行列。黄咏梅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她的性别立场与审美情感迥异于女权主义作家的女性解放的意旨。她走的是与著名女作...
左剑虹黄独峰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的一个特例:他既是岭南画派代表人物之一,又是大风堂的入室弟子;既是崇尚革新的岭南画派的佼佼者,又毅然决然地在1950年岭南画派甚嚣尘上之时转投传统风格大师张大干。在风起云涌的二十世纪,他一生出入两大门派,采两派之所长...
张柱林今天,进行舞台剧剧本的创作无疑是一件别具意味的工作。很显然,舞台剧不是针对大众的娱乐形式,廉价的悬疑、侦探惊险小说,印刷质量良莠不齐的各种杂志和八卦新闻娱乐小报,业余流动剧团和即兴表演,各种形式的漫画,更别说极易获得的、甚至是免费的、适合家...
郑纳新陈思和先生曾经指出:“大约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人都会注意到,凡一个时代的文学风气发生新旧嬗变之际,首先起推波助澜作用的往往是一两家期刊。究其原因,不外是领风气之先的知识分子以单个的声音呼吁社会毕竟微弱,非黄钟大吕不足以惊醒被传统观念麻痹...
一、海子:“抵达元素”的诗人今年是2009年,二十年前的3月26日,一个中国诗人在山海关附近的一段慢车道上卧轨自杀。这个二十五岁的年轻人短暂的一生创作了二百多万字令人惊叹的诗歌、诗剧等作品,这些文字饱含生命的激情、爱的挣扎、对苦难的担当、对永恒的...
西川海子的诗歌使我们获得了一种描述中国、想象中国乃至想象世界的方法。今天这么大的场面,这么隆重的纪念活动,我是没有想到的,海子本人恐怕更不会想到。我想在中国,恐怕没有第二个诗人会获得海子这样的待遇。虽然我是第一次踏上怀宁这方土地,但是这里的一草一...
李少君新诗是外来之物,作家李锐称五四新文学是从天上“盗来的火”,诚哉斯言。新诗是从上而下的,始终难接地气,无法深入普通中国人心灵深处,与古典诗歌不是一个级别。但几代诗人不懈努力,为其中国化探索各种路径,包括向民歌民谣学习等等。后因战争及灾难被打断...
胡续冬回顾一下1990年代初以来中国当代诗歌在公众视野里的面目,就会发现一条走向很诡异的踪迹。在1990年代前期和中期,诗歌在公众视野里最引人瞩目的话题是由一系列的“诗人之死”引发的讨论,其基本语氛还算是悲剧。1990年代末,诗歌场域内部两个集团...
编者按:本刊2009年第2期“批评论坛”以“《问苍茫》与底层写作”为专题,发表了“北大当代最新作品点评论坛”的一组相关文章:刘纯的《从“说服力”看(问苍茫)的艺术与思想困境》,陈思的《“底层”的限制》。闫作雷的《“子夜传统”与工人阶级的反思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