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文坛
《南方文坛》努力张扬新的编辑理念,一直致力于独特的高品位的学术形象和批评形象的建设,精心策划和组织了一系列的品牌栏目。主要栏目:我的批评观、文论大家、今日批评家、理论新视界、个人锋芒、现象解读、今日热读、读来读去、港台澳文苑、未来文坛、品牌论坛、本期特稿等。
文集访问量: 6707 次
音乐列表
引言1949年11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和第二野战军发动广西战役,与退守广西的白崇禧集团展开最后的决战,历时三十五天,到12月11日为止{1},消灭了国民党在大陆最后也是最大的一支武装力量。于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天之后,广西从中...
曹霞作为对“具体的文学艺术作品”的研究①,文学批评致力于发掘文艺事实中的审美因素,并做出理性的、哲学的和科学的分析,这决定了批评的审美实践特征和自主原则。但在“十七年”的文艺批判运动中,文学批评的审美功能遭到了阻断,成为国家机器对文艺和知识分子实...
蔡毅一、从意味到趣味的滑落纵览当今的文艺创作,一个最明显的趋势便是,它愈来愈被“趣味”左右,而不是被“意味”引导。“趣味”与“意味”表面上只一字之差,事实上却有着品质上的天壤之别。“意”和“趣”虽然都是一种精神性的抽象存在,通常不能为视知觉所直接...
文学形势的变化见到这样一条网上留言:“读现在的小说,没动心感,远不如直接读新闻、时评、历史、随笔和杂文。”只要不否认事实,任何人都能从这条信息中读到广泛、普遍的民间认同,感到当今小说所面临的重大危境。小说创作从产生开始,不管是推崇或排斥美与丑、正...
江非我和霍俊明相识于2004年秋天的北京,直到2007年冬天才在寒冷而美丽的额尔古纳大草原开始小声地交谈,但到了2008年秋天,当我们又一次在祖国之南的海南岛相逢,却只是静静地坐着,几乎什么也没说。好像“说”已经离我们很远了。真诚、沉静,让友谊和...
陈超一现在,当我面对霍俊明的诗歌批评要说点什么话时,我想起了我们之间的两次谈话。记得八年前,当霍俊明以绝对高分通过硕士入学考试站到我面前时,我在教研室和他认真地谈过一次话。内容大概是他说这一生立志要搞诗歌研究和写诗,而我则说,先不必急于定什么“志...
霍俊明在海子亡故二十周年之际,似乎海子的一切已经“盖棺论定”,但是海子1983年完成的第一本油印诗集《小站》的公开出现和迟来的“重生”成为重新认识海子诗歌和人生的一个重要契机,也为反思中国当代汉语诗歌恶劣和失衡的诗歌生态问题提供了平台。《小站》无...
吴义勤先生是中国内地徐訏研究的开拓者。20世纪90年代初,他的硕士论文《漂泊的都市之魂——徐訏论》对徐訏的文学创作进行了系统的学理分析,让这位在现代文学史上曾名噪一时,但其后久被内地学界淡忘遮蔽的人物浮出话语地表,很有拨云见日之功,论文出版后获得...
随着中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价值观念的日趋多元,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代际冲突”逐渐成为人类学和社会学等领域高度关注的问题,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文学创作也不例外。这种“代际差别”,最突出地体现在50、60、70和80年代出生的几个重要作家群中。...
1999年,鲁枢元先生曾于《南方文坛》(当年第3期)发表了一篇题为《“向内转”》的文章,对他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向内转”思想及其在中国文艺理论界造成的影响做了详尽的回顾。十年之后,再对先生的文艺思想做一番梳理,我们可以发现他文艺观的转变。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