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8086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南山2020
  • 林沐风
  • 胡谈
  • 宁星
  • 新雷第一声
  • 易梦

编者按:关于新时期乡土中国叙事的研究,以及相关民间文化形态研究,一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热点。近日,著名学者陈思和教授读了浙江大学姚晓雷教授的新著书稿《1978年以来文学中的乡土中国叙事研究》,就文学创作的“道”和“术”的关系以及民间理论审美形...

浏览全文 阅读(35965)

因缘际会,转事文学批评之前,我做过一段时间的道教研究。其时早已对昔年用力甚勤的文论研习深感厌倦,心里渴望投入广阔无边的生活世界,却苦于不得其门而入。犹记当年细读《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甘水仙源录》及皇皇四十九大卷《中华道藏》所载之道门玄秘时所意会的...

浏览全文 阅读(35944)

中国古代绘画尤其重视“传神”的观念,而中国传统的文艺美学思想中,也鲜有用“形象”一词来探讨艺术问题,更多使用的是“传神”和“神似”。东晋顾恺之提出“传神”,“以形传神”(《摹拓妙法》)的观念,对中国古代画论产生了深远影响。据《世说新语·巧艺》载:...

浏览全文 阅读(35882)

歌剧是西洋舶来品,在进入中国以后,戏剧界和文学界一直在探讨中国歌剧创作的路径。由于中国自古以来的本土歌剧(也就是戏曲)传统就没有建立起像经典的西洋歌剧那样一唱到底、全无道白的艺术形式,直到民族歌剧的兴起,中国歌剧一般都采用话剧性的道白、念白、说白...

浏览全文 阅读(35843)

心安何处,身归何方?这是个体生命,特别是知识者和文化人,在其生命的觉醒时分和反思之时,必然要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问题。邢小利的长篇小说《午后》①所探讨的,似乎就是这个根本的问题。而爱情与田园,无论是作为具体的概念(所指)还是作为象征意义的概念(能指)...

浏览全文 阅读(35818)

一、适当地跳脱与融入人群阅读《在群山之间》,经常可见陈涛对“跳脱”生活的积极悦纳与渴盼——“想到能有这样一段安静的乡下时光,从固有的轨道中脱离,在一个时间尚未变成碎片的地方学习与思考,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幸事。”①(《初见》)“我也认为当我们踏进甘南...

浏览全文 阅读(35796)

尽管王方晨声称自己是用“两种目光”①写作,他的小说,却有着鲜明的整体风格。他并不是一个以写实或对现实的探索为追求的作家,他追求的是现实表象包裹下的隐喻性内涵。因此,对他的作品不能从现实主义的成规去理解,隐喻性使他的小说显示出变形的一面来。另一方面...

浏览全文 阅读(35704)

作家黄怒波新近创作的长篇小说《珠峰海螺》正在引发读者的强烈反响,也得到文学评论家们的高度关注。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个登山家英甫被困在“珠峰”第三台阶8750米处3天,感悟人生的故事,描写了一个人的生命在生命禁区顽强斗争,在不可能生存的难以想象的严酷环...

浏览全文 阅读(35610)

在海外华文文学作家中,陈河是特别有个性的一位。他1994年出国前,曾经发表过《奇迹》《菲亚特》《西雁河》《车站》《布偶》等小说。陈河出国后十年停笔,2005年陈河又拿起笔,以其亲历的在阿尔巴尼亚被绑架的素材创作了《被绑架者说》,引起文坛的关注和好...

浏览全文 阅读(35423)
在语言的密林里 2023-11-09 08:48

语言学家、出版大家陈原在《在语词的密林里》一书中说:“在密林里散步,每走一步都会踩到小草。语词的密林里最可爱的是无人知道的,却又在顽强地生长着的小草。”①诚然,在语词的密林里,在作者设下的语言迷径里,读者一路行进,既会有发现“顽强的小草”的惊喜,...

浏览全文 阅读(35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