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8103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孟冰
  • 幽林飞鸟
  • 小泥巴
  • 香灵儿
  • 祁德民
  • 南山2020

张涛是世纪之交进入吉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学习的,在没有和张涛谋面之前,从别人的口中听到对于他评价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看书真多”。当时吉林大学中文系学生中,有几个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文学少年:黄平、张涛、田应渊和李振等。他们几个年级不同,年龄略有差别,...

浏览全文 阅读(34254)
功底扎实的本色派 2023-11-09 08:48

张涛是我的学生。他是我们吉林大学的本科生,硕士是跟着靳丛林老师读的,博士是跟着我读的。他是东北人,家在辽宁抚顺,父母都是淳朴的工人,前些年张涛留校任教,就都迁到长春,与他住在一起,算是长春人了。想一想,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张涛已经从小青年变成...

浏览全文 阅读(34224)
缘起与探索 2023-11-09 08:48

1970年代末,《中国现代小说史》的海外中译本便开始在内地“流通”,引起各种追随与批判的声浪,被认为对“重写文学史”思潮产生过影响。此书对张爱玲、钱锺书、沈从文、师陀等作家的重新发现,乃至其所谓“纯文学”批评标准所产生的延续至今的冲击,都让这部英...

浏览全文 阅读(34250)

中国电影始自1905年秋的丰泰照相馆,戏剧电影《定军山》的拍摄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技术、艺术相结合的创作底色,之后的百余年历程更是逐渐表现出中国电影所特有的视听审美表征。在类型丰富、题材多样、风格千变万化的中国电影作品序列中,工群电影是特别值...

浏览全文 阅读(34108)

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反映着一个时代大众的生活状态,反映着一个民族的传统、信仰与价值取向。在中国电影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套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影像叙事方式,它代表着中华民族发展千年的精神传统,承载着愿望与想象,处理着不同时代中国...

浏览全文 阅读(34184)

尹鸿陶盎然电影视听符号的具象性、电影产品的全球流通性,决定了电影是国际传播最重要的文化媒介。中国电影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传播是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才成为普遍现实的。1949年以前,中国长期战乱,电影工业整体薄弱,没有海外营销渠道,虽然1935年蔡...

浏览全文 阅读(34289)

文学批评面对的是作家和作品。一般而言,作为批评者往往是一个“置身事外”的主体,以此来呈现批评活动的“客观”与“真实”。但是,我以为一种好的文学批评,应该是批评者充分参与到文学文本中去的。这里所言的“充分”,主要是指批评者作为“主体”在对作家与文本...

浏览全文 阅读(34212)

山水含清暉之四(油画)...

浏览全文 阅读(34175)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下简称《电波》)自2018年12月公演后,异常火爆。在北京大剧院演出时惊起四座,连续加场。随后旋风般在西安、成都、呼和浩特、宁波、苏州、郑州、南宁等地巡演至今,依然是场场爆满,一票难求。热议几乎是一致性的喊好叫美,成为名...

浏览全文 阅读(34235)

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一颗明珠,也是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中国文化遗产,宋词相对唐诗而言,有着古体诗与新体诗之区别,宋词新体诗有长有短,便于歌唱,现代的歌曲词句大都受其影响。近日读到画家郑军里先生创作的几首歌词,尤为感受其受宋词影响的烙印:...

浏览全文 阅读(3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