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文坛
《南方文坛》努力张扬新的编辑理念,一直致力于独特的高品位的学术形象和批评形象的建设,精心策划和组织了一系列的品牌栏目。主要栏目:我的批评观、文论大家、今日批评家、理论新视界、个人锋芒、现象解读、今日热读、读来读去、港台澳文苑、未来文坛、品牌论坛、本期特稿等。
文集访问量: 6750 次
音乐列表
2007年,潘琦同志在与沈鹏先生谈到广西书法的历史与发展时率先提出了“八桂书风”的概念:“八桂书风”是指“生活和工作在广西的书法家,在从事书法艺术创作实践中,受广西自然、人文、生活环境等方面影响,受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熏陶,形成了对书法艺术追求的...
中国是诗的国度。自古以来,诗人的作品、生活,尤其是通过诗歌建构起来的精神和品格,都对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华语电影诞生后,也迅捷地捕捉着诗人的形象。自1926年的《三笑姻缘》(又名《唐伯虎点秋香》)始,诗人形象便在银幕上占据了独特的一角。在有关诗...
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在世的位置,并从心内建设之,或破坏之。这些位置,无论人群内外,人或是自己寻得,或是被摆上去,甚至是被挤迫、绑缚、辗压在那儿的。但无论如何,每一个位置都不渺小,都以自己的方式联通着世界。书写是人的诸多行动和生命状态之一种,每一位书写...
邢小利是国内知名的评论家、散文家和小说作家。不同文体的多重交叉创作,使邢小利的文学道路丰富多彩,具备了小说的感性、评论的理性和散文的抒情性交织融合的鲜明特色。散文家、小说家和评论家的三重身份,使邢小利的文学身份成为国内当代鲜有的学者型作家和作家型...
刘庆邦的《女工绘》是对1970年代煤矿青年工人尤其是青年女矿工的生活、情感经历和遭遇的讲述、铭刻和感念。小说在大历史中描述小历史,以小历史的云岚穿透大历史的暮霭,以细腻温和的写实文字和沉静舒缓的笔调,对政治与生活、历史与人生的深刻牵连,做出了极富...
宁肯长在北京,就是北京人。但宁肯的小说一直没有写北京;宁肯另一个特点是只写长篇,不写中、短篇。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宁肯的《北京:城与年》系列,都是写北京城的,而且都是短篇小说。这个变化显然是宁肯的有意为之。在我看来,北京城肯定是越来越难写了。这不只...
李约热新推出的中短篇小说集《人间消息》告诉我们,“人间”(世界、野马镇)整体呈现出较为复杂的面相:“这个世界春暖花开,同时,这个世界寒风刺骨。有人沐浴春光,就得有人忍受饥饿。”①“世界”(人间)的面相在总体上虽彼此相对,即“春暖花开”“沐浴春光”...
凡一平近期发表的中篇小说《我们的师傅》受到了文学界的好评。作品以一位作家作为叙述的视角,讲述了“我”回家乡去参加韦建邦师傅丧葬的故事,塑造了一位悲剧性的韦师傅形象,引发了人们对他性格的争议和命运的反思。小说记录了上岭村的忧伤往事,反映了基层社会真...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获奖作品中,广西有《驻村笔记》《人间消息》《被风吹过的村庄》三部作品获奖。三部作品体裁不尽相同,文风各异,但书写的都是壮乡土地上的元素,文本具有很强的地域认知度、民族辨识度、“民间”向度,体现出地域化、民族化、民...
东西是一位对文体意识有高度自觉的作家,对小说应该怎么写这一问题做了很多思考与探索,并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比如,无论是长篇小说还是短篇小说,他都非常在意结构,《商品》那样的“拼贴”,《后悔录》中的圆形结构,《耳光响亮》开头人物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