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6817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南山2020
  • 宋家园
  • 寒光
  • 孤独玫瑰
  • 丢丢
  • 九满

金书妍丰富、广泛而又生动活泼的各民族民间山歌,品种多样而又各具特色的民族地方戏曲,由民间“三月三”歌圩升华而来的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广西赢得了“歌海”的美誉。广西的本土音乐,至《刘三姐》时蜚声海内外,广西的本土歌手,从黄婉秋至韦唯享誉歌坛。...

浏览全文 阅读(31358)

郑振铭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既要彰显自身原有的特性,也要把西方艺术的精髓优化在其中,形成一种时代的风景。郑军里在云南洱海旁的喜洲所创作出的几十幅精美的“乡村风景画”,审美独到,恬静悠然。对于这些作品他如是解释:“我的作品与传统的中国山水画有质的区别的...

浏览全文 阅读(31304)

许可在“滿洲国”文坛中,爵青是个无法绕开的作家。其创作受西方现代派影响,具有“反世俗”价值追求和“奇异神秘”的先锋意味。新时期的沦陷区文学研究开启之初,爵青面临陷入“落水作家”的尴尬境地。其在殖民机关任职的政治经历、两次参加“大东亚文学者大会”的...

浏览全文 阅读(31342)

张艳一、引言谈瀛洲,主业为英美文学,专攻王尔德研究和唯美主义研究,兼及莎士比亚研究。著有散文集和文艺评论集《诗意的微醺》(1999年版)、《那充满魅惑力的舞蹈》(2005年版)、《莎评简史》(2005年版)等。这些散文大多是文学鉴赏和文学评论的文...

浏览全文 阅读(31314)

班易文小说,作为一种叙事的艺术,既是虚构,也来自对真实的人生与命运的体察。而真实的人生充斥着“寻找”,寻找的对象抑或是抽象的价值、自我、理想、真理、自由等,抑或是具体的物件或生命。“寻找”常常是范小青小说中隐现的主题或是叙事的核心,一些小说叙述了...

浏览全文 阅读(31229)
弄堂里的生活哲学 2023-11-09 08:48

程旸从1954年到今天的六十五年,除去插队和徐州十年,王安忆在上海弄堂居住了五十多年。对一个作家来说,这个极其宝贵的生活素材宝库,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着她小说创作的观念。如此看,弄堂生活哲学不光涉及作品人物,还暧昧曲折地折射着作家看世界和生活的角度。...

浏览全文 阅读(31037)
深秋夜读 2023-11-09 08:48

旷新年秋意日浓,寒气来袭,在深秋凛冽的夜气里,一行行血性、峻烈、悲壮的文字出现在眼前:“你身处一个苛刻的环境”,“但人就是不屈服。不能屈服的原因,是生命(乃夫斯)的尊严。”张承志是这个时代的内部读物。像张承志一样,我也常常陷于痛定思痛、无话可说的...

浏览全文 阅读(30870)

芦苇岸初夏的一个中午,在小区附近医院打杂的父亲公休时间荡至我书房,随手拿起桌上我正在细读的《在人间》……上班钟点到了,他起身,笑着合上书,说:“这个广西人,写得有意思!”作者介绍里的“荣斌”二字,他可能认得“光荣”的“荣”,但一定不识“文武”之“...

浏览全文 阅读(30514)

鲁雪莉作为70后的代表性作家,黄咏梅以独特的叙事才情和审美气质而备受关注。她的小说以勾勒俗世日常、关注底层生命为底色,在俗世的外壳与诗意的内核所构成的特殊张力中,传达了作家对现实生活、人性本相的独特感悟和深切思考。她所塑造的一系列小人物中,给人感...

浏览全文 阅读(30080)

简圣宇广西那坡的“黑衣壮”,是广西壮族中颇具特色的一个分支。“黑衣壮”的命名,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由音乐学研究员冯明洋在其论文《壮族“双声”的腔调类论》中提出(他称为“黑衣壮人”),但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一些学者就已经注意到“黑衣壮...

浏览全文 阅读(3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