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7650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孤树
  • 菊下香
  • 混沌虚空
  • 小南山
  • 南山2020
  • 胡谈

张励民书如其人,这当然不是指人的相貌,而指的是人格性情、仪态风格的仿佛,感觉而已。例如,读颜真卿书,如仰重臣威仪,端庄沉着,蕴藉深远而又有大气度;观王羲之书,则宛似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只是个散淡、闲适,如《世说新语》所说:“时人王右军,飘若游云,...

浏览全文 阅读(33045)

一苇纵观中华艺术,没有何种样式能像书法这般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衰,时至科技高速腾跃的今日,仍以其魅力拥有数千万众的爱好者,这个群体尚不包括专业人士。亦没有何种样式能够如此独特地诠释中华文化,并能在国外掀起“中华书法热”。而由此推动的纸张、墨汁、毛笔等...

浏览全文 阅读(33073)

黄懿陆君子之交,清淡如水。我和杨荣昌的交往,就是这样的君子情谊。进入大学,我们就认识,他在云南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22班,我在23班,一墙之隔,可谓是低头不见抬头见。读书期间,彼此知道喜欢文学,相见点头,或聊数语,没有过深谈,也没有约定深厚的友情...

浏览全文 阅读(33090)
构成诗人的气质 2023-11-09 08:48

齐翅翔读了些诗,私下也喜欢做些诗。常暗自思考构成诗人的气质是什么。作为一个优秀的诗人,必须具备哲学家的深刻,数学家的敏捷,小说家的生动形象。一英国诗人柯勒律说过:“一个人,如果同时不是一个深沉的哲学家,他决不会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一篇优秀的诗歌,...

浏览全文 阅读(33100)

项兆斌诗为何物?或言何为诗?古今中外,前人已作过无数定义,然而没有一个定义是理想的,或一致公认的。正如诗人樊发稼所言:“这也是一个老掉牙的老命题。但看来至今没有很好解决。”又如《新华字典》对“诗”字的注释:“一种文体,形式很多。多用韵,可以歌咏朗...

浏览全文 阅读(33118)

李国庆黄懿陆是我省蜚声海内外的壮族著名专家、学者,多年来主要从事云南史前史、中华文明史及易经研究,著述颇丰,硕果累累,学术著作有《滇国史》《〈山海经〉考古》《人类文明溯源》《商族源流史》《云南两万年》《史前易学》《中华布洛陀神史》《中华民族起源》...

浏览全文 阅读(33142)

苏文韬一、彝族文学的自然情结现象认知楚雄彝族是一支生活在哀牢山地域中的民族,早期的楚雄彝族先民生活环境十分封闭,其先民的自然情结在他们特有的文学形式中多有反映。如《楚雄市民族民间文学集》中记载:“楚雄市彝族中流传一则‘马缨花来历’的故事,故事中说...

浏览全文 阅读(32843)

李骞祝贺《麦芒小诗精选》出版!麦芒先生是我所敬仰的诗人,以创作小诗见长,并取得了丰硕的成就。20世纪60年代麦芒就在报刊上公开发表诗歌,尤其是1979年在《诗刊》10月号上发表的一行诗《雾》影响较大,多次被各种选本转载。这首小诗之所以受到广大读者...

浏览全文 阅读(32041)

蔡挺著名诗歌评论家霍俊明说阅读杨碧薇的诗,“最深的体会是她好像是一个一直在生活和诗歌行走而难以停顿、歇脚的人。”(见中国青年出版社《告别诗丛》总序)的确如此,出生于1988年云南昭通某地的女诗人杨碧薇,离开故乡后辗转于云南、广西、海南、陕西、北京...

浏览全文 阅读(31576)

陈剑宁地域或者方位,实际上是文学精神的聚焦地、凝固剂。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在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因素等多重要素的综合作用下,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逐步孕育和形成的,具有一定地域独特性、稳定性和传承性。文学是人的灵感激发,产生于创作者个体...

浏览全文 阅读(31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