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7670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孤树
  • 混沌虚空
  • 宋家园
  • 蔚青
  • 呆金庭
  • 林沐风

让心灵飞扬黄宏樊一波将在昆明市博物馆与她的夫君马克斌举办俩人的绘画摄影作品联展,自上次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和在美国、法国举办画展后,樊一波又经过多年的沉寂,这次展览自然是人们期望已久的。一波和马克要我在画展前写几句话,我竟莫名其妙地一口答应下来,其后...

浏览全文 阅读(28548)
功不“唐”捐 2023-11-09 08:48

郭建勋跟小林兄结识于15年前。杂志不好做了,杂志从来都没好做过,我从龙华转篷至福永,到商会谋了一份工作。有人把我此举喻为弃文从商。其实不然。杂志固然是没做头了,但并非弃文从商,我想写小说。商会工作轻闲。我有个小说要写。编杂志无非两个好处:一是能多...

浏览全文 阅读(28549)

于爱成文学批评有什么用?我们当下的文学批评,显然已经成为文学创作的评价者、判断者,这就造成了文学创作对文学批评的双重疏离。无论作家还是读者,对文学批评普遍采取并不信任的态度。这第一重疏离,是对批评家不以为然,认为当代批评家,并没有真知灼见,不能真...

浏览全文 阅读(28515)
让人无计可施的人 2023-11-09 08:48

任芙康标题里,两个“人”中的后一位,指广东深圳的唐小林。有一次,唐小林来天津,领取《文学自由谈》30年“重要作者奖”。因难得北上一回,他放弃乘坐飞机,往返都选择了耗时漫长的火车,以便沿途观赏。这与分秒必争的多数与会者形成明显对照。数日朝夕相处,平...

浏览全文 阅读(28557)
当代文坛“一根筋” 2023-11-09 08:48

陈歆耕老家乡亲常用“一根筋”来表述对某人的看法。通俗、形象又语意复杂。似乎是说某人“憨”“迂”“愚”,脑瓜子不会拐弯;又似乎是说某人坚韧、执著,沿着既定方向义无反顾,用一首诗来描述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

浏览全文 阅读(28600)

和利斌翻开摩鲁的《鼓点》,首先让我眼前一亮的便是“天地仁慈,而我愚钝”,有一种屈子“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气势和情怀。芸芸众生在现实面前真就是愚钝无知。所有的响动都是众生在现实和自然面前的挣扎。诗,在《书·舜典》中的解释是:“诗言志,歌咏言。”在《说...

浏览全文 阅读(28551)

师立新阅读喜欢的诗歌,会让我的身心长久美好。读《陈卓诗歌集》,这个被我私下唤为阿卓的女子,她带给我的美好感觉,呈放绵软的甜蜜。女诗人的写作总会带有其性别特点:那就是暖暖的柔美,清秀的情爱。这份诗性,如同三月茂盛的桃花,可以把天空,染成女性喜爱的粉...

浏览全文 阅读(28518)

阿传诗人尹马曾嘱我为昭通女诗人夏吟写一篇评论,我诚惶诚恐、忙里偷闲的品读了她曾经的一些力作,老担心写不好,怕说错话。踟蹰了一段时间之后,便只硬着头皮地勉为其难了。夏吟之前的诗,早在1994年期间我就已读过,当时眼前就为之一亮。待到看完这一组近作后...

浏览全文 阅读(28536)

张永权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和文艺路线的照耀下,涌现了一大批各民族的作家、诗人。普米族诗人鲁若迪基,就是他们当中的一个。他从小凉山的一个贫困农家子弟,沐浴着新中国的阳光雨露,带着改革开放的时代特色与鲜明的民族基因,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进诗坛。...

浏览全文 阅读(28580)

张晓英施蛰存集作家、编辑、译者、学者于一身,在小说创作、刊物编辑、文学译介、金石碑帖、古典诗词等方面均有建树,在中国现代作家中独树一帜。这位“世纪老人”的一生,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与政治生活、文化制度发生碰撞,“新感觉派”与“洋场恶少”都是强加...

浏览全文 阅读(28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