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文学
《福建文学》立足东南沿海、面向全国,是一家富有浓郁时代气息和鲜明地方色彩的文学月刊,栏目多样,赏读性强,是新老作家的园地,文学青年的摇篮,本刊致力于扶持文学新人,鼓励艺术探索与创新。
文集访问量: 14132 次
音乐列表
刘小波在当前的青年写作中,同质化现象十分明显,无论是资源的获取、主题的选择、故事的大纲,还是情节的构筑、任务的塑造,以及最后文字的呈现,都有此倾向,进而导致文本的千篇一律,棱角尽失,并没有展示出青年写作的个性与锋芒。尤其是,悬挂在青年作家头上的还...
刘小波徐兆正我们张扬个性,却又深陷于同质化困境。在当下文坛,特别是在青年作家群体中,这是一种普遍悖论,似乎每个作家都在努力表现与众不同的一面,甚至敲锣打鼓,自卖自夸,然而一阵喧哗过后,一切归零,有如泡沫消泯于水中。很难说,这是一个时代的作者的无能...
谢奎宗故乡长汀美溪村依山傍水,因溪而得名,不大的村子却被涂坊河和汀江分隔开来。虽然有水的地方显得灵动生气,但也给出行带来极大的不方便。有这样一首客家山歌形容当时交通闭塞、外地女孩都不愿嫁到美溪村来的状况:“娓(娘)呀娓,吴敢(不能)嫁涯在羊角溪(...
黄婷“我那在供销社卖猪肉的小姨。”每当车经过邻村南赛,我回头看到坐在摊头的小姨,总会指给我的朋友看。通常他们会很惊讶:“女屠夫吗?”是的,我的亲小姨是个女屠夫,镇上还有好几个这样的屠夫,她们从少女时代便集中在南赛村的供销社,卖着各种品类的猪产品。...
乔夫退休谈话那天,我突然接到电话,说是父亲快不行了,要我有空马上回去。接完电话,我立马挂通妻子的手机说了情况,连家也没回,就开着车子往邵武奔。给我打电话的是侄儿标,他是我二弟的小儿子。二十几年前,二弟、三弟在邵武城关买地合建了一座房屋,几个侄儿结...
刘梅花很早之前,匈奴人在这里生息繁衍。山谷狭长,窄而仓促。地名还留着,各种各样古老的叫法,都是匈奴语,当地人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反正也就那样叫着。镇子可真够小的,丁字街,零落几个小卖部。供销社也有,还是四十年前的模样——木头柜台,醋缸,落满了...
汤伏祥庆爷在我们村算是有点才气的,还懂得算账。他在我们村大队部当过会计。不过,村大队的财务也没什么账可算,因此没什么活做,那做什么呢?他养过一段时间公猪。哪家有母猪需要交配,他就赶着公猪去交配。本村的、邻村的,都来找他。有些人总调侃笑话他。久了,...
吴光辉一寒江渡,桅帆孤,浪花飞吐,载一船浊泪婆娑。在大明万历十九年(1586)的那个悲凉肃杀的秋景里,汤显祖乘坐一叶扁舟溯流而上,向着他人生的必然漂去。天近黄昏,他命船家靠岸停船。望梅峡,西日下,关山升冷月,走尽海角天涯。仿佛是命运有意识地安排他...
草白,1981年生,居浙江嘉兴。写小说和散文。曾获第25届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短篇小说首奖等。出版作品集《童年不会消失》《少女与永生》等。1.女体裸体艺术一直痴迷于对空间坐标的寻找。那些褪去衣物的身体,自诞生的那一刻起,便开始了艰苦卓绝的自我探寻之...
徐静山水告诉我们,重点不是山水水,是山的第二声部水和山的交融穿越了界限的藩篱延展派生出有趣的互文和意外之喜山水告诉我们,重点不是山水它们的合音,常常被树阻隔繼而发出诗的语言时而平行,时而交错讲述在十字路口的双重使命成为映衬在复写纸里的低语以及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