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文学
《福建文学》立足东南沿海、面向全国,是一家富有浓郁时代气息和鲜明地方色彩的文学月刊,栏目多样,赏读性强,是新老作家的园地,文学青年的摇篮,本刊致力于扶持文学新人,鼓励艺术探索与创新。
文集访问量: 14221 次
音乐列表
行超不少80后作家曾在不同场合坦言,自己的写作时常面临着经验匮乏的困扰,一方面是个体经历的简单、封闭,另一方面,是新媒体时代纷至沓来的信息洪流,令人无时无刻不被裹挟,奔向不可控的未知方向。看起来,这是一个个体的人掌握信息最多、最丰富的时代,然而我...
主持人李壮语:本期的话题是“发达传媒时代的文学想象”。老实说,这不是什么新鲜的命题,例如本雅明在近百年前就讨论过印刷传媒的兴起与“讲故事的艺术”的消亡间的关系(《讲故事的人》)。但今日的情形似乎又有不同:在这个疯狂的数字化信息时代,甚至连“信息”...
王佳玉,1997年生,宁夏银川人,福州大学中文系在读本科生。真倒霉。中午拉了一个酒鬼,吐得车里到处都是。车租还没挣下,倒赔了一百五的洗车费。现在,又碰上这个女人。没错,坐在后排的这个。我似乎认识她,谢天谢地,她没认出我来。我承认我有点慌张。趁着红...
沙爽(散文家):《热草》通过一个出租车司机的第一人称自述,交叉呈现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两种人生,以及二者之间的微妙关联。对深夜搭车女孩的种种猜测,通往悬而未决的诸多可能;而對于讲述者来说,梦想的夭折如此轻而易举,小概率事件造就不可避免的转折……...
炬明一入順昌,槎溪即近在目前。从原始森林探身而出,槎溪穿过幽深溪谷,绕行突兀山崖,跨越纵横沟壑,在盆地悠闲、平静地展示了自身的旖旎与婀娜,澄江如练,一条蓝色飘带,自西向东,沿途把赖源、光地、曲村、槎溪、蛟溪诸多村庄连接起来。那山、那水、那村、那人...
许实一个人在河西走廊慢慢行走,是一件苍凉的事。当河西走廊收留我流浪的身体时,每天都能看到血色的日落,潮红的日出,像达到高潮的人,还有夏日烈性的阳光。河西走廊的烈性阳光,让一些地表温度达到70度,70度烧死了草木,蒸干了碱水,寥廓的荒芜任风肆掠,比...
潘晓峰1.花深冬午后,下雨,潮湿,轻暖。外婆花园里花木悄悄,绿意峥嵘,一呼一吸之间,犹似初春。闽南古城一处寻常的百年老宅里,如果我就这样静静地站在蔷薇花下,仿佛多年前一样,闭上眼轻闻蔷薇花芯的香,是否就能等到外婆微笑着走到身边,为我剪下花枝?从小...
胡竹峰一喜欢果香气,家里茶几上总要放几枚苹果。那些苹果又大又红,色泽光鲜。果香不时袭来,和家里的书籍、酒、茶、沉香、宣纸、木器的味道融为一体,这是生活的气息。苹果的气息里有我的童年,那种诱人的香味闻起来令人心情轻松。回忆的时候,脑子里想到的会是各...
叶梓孩儿莲刚过清明,雕花大楼的孩儿莲,就开了。跑去看,孩儿莲身似蛟龙,腾空般盘旋而上,遒劲古朴。一朵朵只有指甲般大小的花,宛似倒挂水中的莲花,色泽鲜嫩得像是婴儿的脸庞。这大抵是园艺界取名“孩儿莲”的原因吧。其实,这是我第二次见了。第一次见孩儿莲,...
彭一田1我独自在云朵之间飞过,你可能看见了我,二妮。我飞翔的速度并不快,大多数时候是徒手而行的,并不借助于其他机械工具。天空辽阔,你看到其他的鸟在飞吗?那些结伴而行的候鸟,有时会占据天空的一角,它们一窝蜂地来和去,在我的周围,或者离我较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