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文学
《福建文学》立足东南沿海、面向全国,是一家富有浓郁时代气息和鲜明地方色彩的文学月刊,栏目多样,赏读性强,是新老作家的园地,文学青年的摇篮,本刊致力于扶持文学新人,鼓励艺术探索与创新。
文集访问量: 14255 次
音乐列表
那是20世纪80年代末,记得有一天,我堂哥从电影院门口经过,我问他上哪去,他说要去找朋友借钱,他打算开一个“摩托车之家”——摩托车维修店,装修店面啦、买设备工具啦、进配件啦,钱不够,找的朋友是他的读书会同人,叫蒋逸。正好没什么事,我陪他一起去了。...
十九大报告指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要“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这是切中文学命脉的观点。一本文学刊物,缺少了文学原创力和文学创新,就将失去存在价值;一本文学刊物,如果不讲品味、不讲格...
重点推介虎踪(中篇)俞帆(2017.01)重温邂逅一个小说少年的喜悦(评论)北村(2017.01)人兽之间(评论)郑国庆(2017.01)无尽之路(中篇)黄宁(2017.02)一团乱麻(评论)刘荣书(2017.02)只是不能安然地死去(评论)丛治...
于坚高海涛李唐主持人曾念长语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演进过程中,翻译文学一度起到重要的起承转合作用。当我们谈起这种重要性时,多少是默认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某种输入属性。新千年以来,中国文学总体格局的重大变化之一,或许可说是这种输入属性的改写。中国作家不...
郑飞雪,女,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近年致力于散文创作。作品发表于《福建日报》《福建文学》《散文选刊》等报刊,入选《中国当代散文精选》等选本。获全国海洋文学大赛奖,获宁德市年度散文奖。如果对一种植物的牵念,超越了它的属性、形态、气味,以及土壤、气候等...
陆春祥(散文家):童年和乡村给郑飞雪留下的最深印象,大约就是那些不知名的小花小草了。她写草药,写母亲的病,写颇为神奇的郎中甚至和尚,都以一种低到尘埃里的姿态进行,自然亲切。其实,人也与草一样,皆以不同的存在方式显示生命,草的荣枯就是人的生死,且互...
徐锦斌一今天,滚滚车轮取代了重重脚步,山长水远,已不足惧。水泥硬化的乡村道路,任它盘旋屈曲,却也无远弗届,可以把你带往许多过去很难到达的地方,甚至如同“忽逢桃花林”,穿越到另外一个世界。比如,我就要说到的上水。上水,这两个字,听起来倍感亲切。水,...
罗张琴一天空蓝得辽远。车在高速急驰,飞速掠过的影像让坐在前排的我困倦地做起梦来。梦中的角色黑魆魆从高空失重,猛扑下来,全是梅小美的脸。脸在各种场景里扭曲:宾馆的暗,夜总会的靡,手术室惨烈无比的光,看守所手铐的冷……我避之不及,张皇地喊出了声。喊声...
王小忠1拉毛草老遠就跑过来,取过我简单的行装。你这是干什么?我吃惊道。她像是没听见一样,背着我的包就朝小铺子走去。我朝她吼道——我是来买风干牛肉的,马上就走。不行,今晚要住。她转身朝我笑道。和拉毛草认识是一年前。那天我们去郎木寺路过尕秀,中途停车...
沙爽在动身前往五女山的途中,我问同行的一位当地朋友:“五女山”到底是不是“五老山”和“兀剌山”的音变,也就是“鞋子山”或“靴子山”的意思?他怔了一怔,说:“啊,这倒是第一次听说。”怎么可能?难道我此前的推测在哪个环节上出了错漏?之所以对一座山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