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文学
《福建文学》立足东南沿海、面向全国,是一家富有浓郁时代气息和鲜明地方色彩的文学月刊,栏目多样,赏读性强,是新老作家的园地,文学青年的摇篮,本刊致力于扶持文学新人,鼓励艺术探索与创新。
文集访问量: 14409 次
音乐列表
张平我们家的田我和七十多岁的母亲到野地摘草莓,路遇田地,母亲指着说,这是我们家的田。田?我们家的田?我忽然被什么扎了似的,多少年了,我早忘了自家田地的位置。何况村庄的田地隔过三年五载重新划分。田?我循着母亲手指的方向,那儿种着烟叶,烟叶田田,长得...
张金厚张村的人脾气好,像黄土一样绵绵的,土地里长什么,张村的人就有什么,张村人的脾气也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爷爷说,人就是地上长着的一棵庄稼。张村人认这个理。庄稼和人都离不开两样东西,一样是水,一样是土。张村人对水很不满意,说这东西不好伺候,难打交...
李龙年若问天下美女多出何处?大家可能都会说是米脂——“米脂的女子绥德的汉”呀;好汉呢?显然是山东——水泊梁山聚集天下好汉,谁个不晓?我读大学时,班上有位山东男同学,魁梧红脸汉子,不仅吸引了同班女同学的关注,还总令外系美女把艳慕的目光火辣辣地投在他...
马卡丹八十里河的邂逅一带缓坡,一个山包,一个又一个山包。山包的对面也是山包,两列山包之间是狭长的盆地,一条小溪在盆地间淙淙流过,这条小溪给这里带来一个怪异的地名:八十里河。据说,好久好久以前,这里的人造反打死了知县,官府派兵清剿,“血洗八十里”的...
陈美者我二哥有两个爱好,一个喜欢打扑克牌,一个喜欢养狗。每逢春节,就是他一年中最好的时光。大年初一那天,他总是早早地就往外走,狗立刻丢下它的早餐,二哥一推开院子的铁门,狗在他先头就蹿了出去。二哥会呵斥它:“回去!回去!”狗才不回去,它顶多回头看一...
郑建光龙泽村是国家认定的首批中国传统村落。与每一位喜爱自己家乡的人一样,村子里的老少爷们都为自己居住的这个小村子感到骄傲,曾经不止一个人很认真地对我说,我们这个村子在历史上出了不少读书人,古时候被称为“书林”。这是一个只有千余人口的小村庄,我出生...
戴健从一方老旧的残碑上,信手拈来流淌着浓浓诗意的“雨花天”做为这篇文章的题目,一如在良莠不齐的古董市场上淘得一个大漏,是无意修得的缘份——可遇而不可求。在空旷无际的北国平原,想一睹青山是一种奢望,而在南国的福建,不想看山也是一种奢望。尤其在闽西北...
王德亭生活小区的右侧,是一大片田地。昨天,我在这里漫步;今日,我在这里踟蹰;明天,我不能预期它的归处,也不知如何打发寂寥的时光。窄而直的一条小路,在阡陌纵横的田野中显出惨白的颜色,曲折地伸向原野的深处。碧波翻涌的麦浪,让我领略了什么叫天光云集,一...
简梅自古溪河总是以柔绵的静谧让倚居两岸的人们享受大自然的馈赠,田园牧歌般的曼妙风光令人心动,让人久久徜徉在它美丽的目光中。慕名延寿溪已多时,只苦于没有机遇与之适时相逢。春天毕竟是晓人心意的,竟让我迎着蓬勃的新绿走近它,并收获一路的春光与诗的礼赞。...
缪华我们来到鸳鸯溪的时候,正是春末的一个大好晴天。晴日,方是品读鸳鸯溪的最佳天象,无论是在山顶俯瞰,还是在山谷仰望,既没有流岚掩映,也没有迷雾遮挡,目所及处,清晰可辨。好多人都没有这样的幸运。鸳鸯溪养在深闺,远离闹市,总是一副小家碧玉的羞答答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