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下半月
《雨花·中国作家研究》2015年在徐州创刊,这是《雨花》杂志的下半月刊,由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办、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协办,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长篇小说创作与研究中心以及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共同承办,以发表长篇小说的研究文章与原创长篇作品为主,兼及当代作家作品和其他文学体裁。
文集访问量: 2662 次
音乐列表
赵双花对现代青年青春成长历程的书写是中国新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自鲁迅《狂人日记》《伤逝》《孤独者》、郁达夫《沉沦》、庐隐《海滨故人》始,至茅盾《蚀》三部曲、路翎《财主底儿女们》、杨沫《青春之歌》、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路遥《平凡的世界》等作...
宋红岭一金庸小说具有现代性,这个判断并非不证自明。人们在评价金庸小说时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其作品中大量演绎过的琴棋书画、诗词曲赋,想到金庸小说与儒释道传统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认为金庸是一位有古典主义情结的作家。最近的例证是德国汉学家顾彬先生也认为金庸...
林培源作为一名80后作家,王威廉自踏入小说这一行当以来,所采取的姿态就与大部分同辈人不同。王威廉先后就读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和中文系,从事文学写作,同时也对人文社科广有涉猎,深厚的学识涵养使得他的小说透着别样质感。这些年他像一个剑走偏锋的堂·吉诃德...
唐小林2012年10月,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时之间,本已成为“显学”的莫言研究,便更加热闹非凡。在这样一阵极度的兴奋中,一些早先对莫言的作品和家世并不太熟悉的学者,更是以一种快出“成果”,抢占学术高地的心态,对莫言开始了大规模的“火速研究”。...
丹珍草“边界写作”的概念最早是由英籍印度裔著名作家萨尔曼·拉什迪提出的,主要描述文学创作在“跨文化语境”中的状态。拉什迪的童年时代是在印度的孟买和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度过的。后来,到英国求学、定居,并加入英国国籍。拉什迪的文学创作虽然获得了国际文坛的...
周翔在阿布司南的个人简历中,总是会特别提到他出生于藏东(康)卡瓦格博神山脚下,这似乎为他的小说叙事天然地增添了一种神秘色彩。阿布司南曾说过:“在我的家乡值得记录的东西实在太多,大自然在高原雪域是那么贴近,日出日落,天和云是那么低,蓝色的月在静悄悄...
张丽军一、探寻创作之源1.对于一位作家来讲,童年的生活应该是非常重要且对于作家以后的成长之路影响很大的,在您的记忆里,您的童年应该是什么样的?您觉得您的童年对您以后走上创作之路有什么影响?答:童年,这是最能给我痛感的词语之一。我曾经在短篇小说《见...
黄文倩石一枫(1979-)的《世间已无陈金芳》(2014年)最初刊载于《十月》2014年第3期,后收入同年的《中篇小说选刊》,是近期受到大陆文学与文化圈高度重视的中篇小说。2014年8月初,在北京参加两岸青年文学评论工作会议时,评论家李云雷向我们...
田振华迟子建是一位多产作家,继长篇小说《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额尔古纳河右岸》《白雪乌鸦》后,又推出了长篇小说《群山之巅》。《群山之巅》以中国北方一个叫做龙盏镇的小地方为书写空间,以时间为书写主线,以第三人称为书写视角透视了这块土地上形形...
十品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五千年的农耕史根深蒂固地决定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命运,那就是与土地和庄稼息息相关。许卫国的长篇小说《小高庄》(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6月版)就是中国乡村的一个缩影,且切片于共和国建立初期到二十一世纪初期的六十年间,将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