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0494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李椿
  • 落魄者
  • 南山2020
  • 宋家园
  • 沂河渔翁
  • 梦乡醉哉
王阳明如何看待科技 2023-11-09 08:48

贾庆军王阳明的思想无所不包,他对科学技艺等学问也有所思考,并呈现两种不同的态度。一、道优先论下的科技为末的思想古人喜欢从整体思考问题,所有事物在整体中的位置就比较清晰。那么类似科技的存在处于什么位置呢?在“拔本塞源”论中,阳明对知识技能有一个定位...

浏览全文 阅读(21395)

钟书林李叔同(弘一大师)是我国近现代佛教史、艺术史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突然出家曾经引起很大的轰动,而对于他的突然出家、“抛妻弃子”至今仍然有不同的声音。佛教界或出于维护李叔同的形象,对此话题多避而不论;而世俗之徒多好捕风捉影,以致邪说并出,歪曲...

浏览全文 阅读(21346)

袁恒雷1977年夏天,张守仁、王世敏、章仲锷三人在济南参加一项文学会议。会议期间,三人面对新时期文学高潮的到来,纷纷觉得有创立一本大型文学杂志的必要。三人当时想了许多名字,诸如《东方》、《东风》、《首都文学》,都被否定。直至王世敏想到《十月》的刊...

浏览全文 阅读(21375)

胡宗刚冯澄如是中国植物分类学绘图第一人,其画作主要在1949年之前绘制,去今已七八十年;冯澄如去世,亦四五十年矣。前几年冯澄如一批凌乱之画稿和当时印成之散页出现于书肆,先后被有心人购得。其中一位收藏家所得大部,交由陈智萌女士研究,经北京加因团队策...

浏览全文 阅读(21294)
书斋内外琐言之四 2023-11-09 08:48

顾农看作家日记不必十分当真现代文学研究是越来越重视作家的书信和日记了。这是可以理解的,正如鲁迅在《孔另境编〈当代文人尺牍钞〉序》里所说:“从作家的日记或尺牍上,往往能得到比看他的作品更其明晰的意见,也就是他自己的简洁的注释。”可是作家的书信在收信...

浏览全文 阅读(21275)
蛾道求真有薪传 2023-11-09 08:48

关永礼清代乾嘉学派风靡朝野,声华日盛,汉学营垒中,学者承流,纷然蔚起。专家精学,并时而兴。影响所及,延至民国余风未绝。王欣夫尚学蓄书,博通流略,娴精典籍,敦古博学的他以吴中学派伏脉潜流的传人自任,对乡贤文集裒集冥搜,精雠密勘,倾力整理,刊布与研究...

浏览全文 阅读(21285)
感悟天籁之美 2023-11-09 08:48

鹿耀世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所著的《瓦尔登湖》,是一本声名远播的文学读物。其立意独特,是作者于1845年美国独立日那一天,远离繁华喧嚣的都市,优渥的物质享受,走入距波士顿三十多公里的茂密林区,搭建粗陋木屋,过简单的生活。其经历独特,是自食其力的...

浏览全文 阅读(21252)
听听那瑶琴的弦歌 2023-11-09 08:48

颜湘君春江花月夜,雨打蕉窗时,焚一缕清香,操一曲瑶琴,世间万事,不过轻尘。那瑶琴的弦歌,在指尖、在七弦、在心上。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高山峨峨,流水洋洋,知音难觅。“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相遇让人无限感慨。岳飞“欲将心事付...

浏览全文 阅读(21260)

由于我曾对非洲进行过考察,人们常会问我这样的问题:大部分人在谈到非洲时,讲述了太多的混乱与落后,那些说法都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我们对于非洲的投资和帮助是有意义的吗?我的回答却出乎他们的意料:那些说法大都是真的,但它们只代表了非洲刚刚过去的一个阶...

浏览全文 阅读(21236)

陈虹烨梵·高一个转身,百年已经过去。我没有坐在电影院的宽银幕前,而是捧着手机,在两年前的一个平凡的冬夜,怀着一天下来疲累的心情,在宿舍书桌前点开了《至爱梵·高:星空之谜》。那时,水杯里茶叶氤氲,我的思绪也不由自主地飘向了一百多年前的奥威尔小城。作...

浏览全文 阅读(2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