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
《书屋》中国大陆著名人文知识分子杂志,名流雅士咸集,诸家荟萃,色彩纷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言远旨近,意味深长。择稿标准鲜明,特色显著,思想类的文章讲究科学性,科学类的文章讲究艺术性,艺术类的文章讲究思想性。
文集访问量: 9972 次
音乐列表
张扬近些年越来越多地看到标题和作者署名叫作“康笑宇漫画作品”或“康笑宇工作室供稿”的漫画。我渐渐产生一个疑问:这是漫画吗?这恐怕首先得涉及漫画的定义。我手头只有一九七九年版《辞海》,其中关于“漫画”是这样定义的:“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画...
王开林引言文化与商业结欢,起先耳鬓厮磨,随后肌肤相侵,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在中国,古往今来,就属知识分子活得最累,他们酷似两千多年前那位坐在家里担心天穹会一朝倾塌的杞国人,总是疑虑重重,忧心忡忡。姓“商”的财大气粗了,姓“文”的就害怕自己有朝一...
肖夏林九十年代的中国,恐怕没有一个作家学者像余秋雨那样在文化的“高位”上,把文化当作伟大旗帜,为文化而文化,充满中华文化的使命感,享有呼风唤雨的“文化”的号召力,像他那样成为一个文化“旗手”,让所谓“中国文化”的旗帜海内外迎风飘扬。《文化苦旅》《...
张志扬“五四”时期,“自由”为什么中断了?这个问题需要研究近现代史的专门家来回答。我在这里置词,只能作为一个偶然的涉猎者谈谈某些想法。如果它能构成一种视角,与其说是潜心研究的结果,不如说是一个中国人,一个直接承受了它的后果的现代中国人应有的或可能...
赵诚读了九九年第四期《书屋》上雷池月与谢泳二先生对中国有无自由主义传统的讨论。我想谈一点看法,以期与各位关心此问题的朋友磋商。我认为二位先生的价值取向上基本一致,但对中国知识界在近现代史上有无自由主义传统看法不同,讨论涉及到中国在选择苏联模式现代...
高增德《书屋》一九九九年第四期有关自由主义及其传统的三篇文章,尽管观点不同,甚至针锋相对,然而却能自圆其说,自持其理。最重要的是气氛对头,各展其长,各陈其论,有学术争鸣的态势及其宽宏大量,既容许自己讲话,也要让别人说理。朱学勤先生虽然针对的是一种...
苏文中东欧政治变革、经济转轨已走过十年的历程,从政治体制上看,社会组织资源的重组已完成,多党议会制已成型,各派间虽有斗争但都能按游戏规则行事,已形成左右轮流坐庄的局面,有的甚至组成左右两派(匈牙利),左中右三派(斯洛伐克)的联合政府。从一九八九年...
一九七九年伦敦经济事务研究院邀请我写一篇五百字左右的文章,谈谈“中国可能的变化”。为此,我于当年访问了广东省。访问之后我就开始思考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问题。但是要写一篇只有五百字的文章来预测中国将来会发生什么,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我对他们说...
人世上道理有多少,恐怕谁都说不清楚,但大道理管小道理,是我们一贯强调的。那么,什么是大道理呢?要说也许并不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想必没有什么异议。难说的反倒是那些原本寻常的小道理。比如说“不管白猫还是黑猫,能捉老鼠就是好猫”,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