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
《书屋》中国大陆著名人文知识分子杂志,名流雅士咸集,诸家荟萃,色彩纷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言远旨近,意味深长。择稿标准鲜明,特色显著,思想类的文章讲究科学性,科学类的文章讲究艺术性,艺术类的文章讲究思想性。
文集访问量: 12645 次
音乐列表
潘建伟《文化英雄拜会记》是黄维樑教授二十三篇文章的结集,分为“钱锺书篇”、“夏志清篇”与“余光中篇”,外加一个自序,构成他拜会三位文化英雄、畅论他们的文章功业之全部记录。最早一篇起于1980年冬,最晚一篇止于2017年夏,时间跨度达三十七年。所收...
刘再复第十一讲文学的拐点(一)文学史上的转折现象文学的拐点,只是个通俗的说法。如果作点书面化的表述,便是文学的“转折点”。正如哲学上讲“矛盾”、“悖论”、“二律背反”,其实三个概念是一个意思,只是通俗一些和哲学化一些的不同表述。文学发展到一定时候...
谢泳近人论及陈寅恪与岑仲勉关系,多从正面立论,强调二人学术风格虽异,但学术交情正常,只从一般学术风格着眼,对于陈、岑两人思想的细微处较少留意。蔡鸿生《仰望陈寅恪》中《康乐园“二老”》一节是较早将陈寅恪和岑仲勉做比较的文章。项念东《二十世纪诗学考据...
甘建华泰山其颓,梁木其坏,哲人其萎。洛夫先生今春病殁后,其当年返国还乡的匆匆行旅、在世界各地的文学交流和屐痕处处,现在看来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了,而是进入了中国文化史,他是现代诗领域中被评论专书及学术论文探讨最多的诗人。洛夫先生1949年7月去台湾...
傅光明一、威尔的拉丁文能想象吗?莎士比亚青少年时代的英格兰,正规教育是拉丁文的天下,理由很简单,拉丁文是上流社会和国际交往的语言,下里巴人才说英语。因此,小学根本不允许升入高年级的男生说英语,所有家庭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说拉丁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
林岗一屈指算来我与再复相识已经有三十四五年了。记得第一次见面,还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事情,那时他在学部即后来的社科院工作已有将近二十个年头,我则是大学毕业分配到文学所的新丁。他从院部《新建设》回文学所,落在鲁迅研究室,我在近代室,正好斜对面。我...
一、“苦人”曾国藩夜读曾国藩,常常惶愧无地,汗不敢出。很多人读他,读出人生传奇,读出丰功伟绩,读出仕途经济,读出智术权谋,读出神秘命理,我读他,却读出了一个大写的“苦”字,不是一般小儿女的顾影自怜之苦,而是一个顶天立地“大丈夫”的千般痛、万般苦。...
彭颖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沈从文活跃于文坛,先后担任文学杂志编辑与大学中文教授,发表出版了大量文章与个人文集,当红作品甚至出现了不少盗版,沈本人也逐步成为京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而名家名作占据文学场中心地位,不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商业利益考虑,通常更易吸...
鹿耀世一今年3月,我和老伴到美国波士顿儿子家小住,除了到纽约、华盛顿、费城等处游览以外,有不少时间体验当地生活。我参观了该市久负盛名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美术馆、图书馆、华人街等景点,的确开了眼界。平时,我常去的地方就是附近的镇图书馆了...
胡晓进夏村其实是中国学生和访问学者对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所在地夏洛茨维尔市的简称。这个几万人口的小城,是典型的大学城,市里大约有一半人口在弗吉尼亚大学工作或者求学。可是夏村有她独特的魔力,几乎所有来到这儿的中国学者都被她迷住了,有些人索性留下不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