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思安宇宙收纳手册撰稿人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终极答案根本不是“42”。所有人都被小老头儿道格拉斯·亚当斯给骗了。在他的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中,“42”是“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终极答案”。而她非常确信,唯一正确的答案应该是——收纳。她...
文/李建田锡尼河鸥鸟的羽翼,一次次触碰荡漾的微澜,起起落落的侧影很快激活了,肉体的欲望夕光灿烂,慢慢涌动的波光可以更加灿烂一缕风,带来了西伯利亚寒凉的气息葳蕤的冰草,迟缓地释放斑斓丛林深处,怀揣异术的喇嘛横握一支斑驳的铜箫,吹奏过重的忧伤。万物与...
文/瓦·赛音朝克图著朵日娜译黄昏时分的心情孩子在荒凉的营地上转悠着寻找自己的脐带额吉折断的梳子上长出了一颗新齿戈壁的石头像奶酪一样发软我融化渗入土壤之中只有燕子飞走后的凝固印痕电线一样交错着我看着几座石雕相互之间饶有兴趣地决斗眼泪差点就一跃而死这...
文/渡澜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有一家人搬了过来,成为了我的新邻居。在那个给孩子治病时只能靠大人们争论不休的膳食搭配和氧气的小地方,这可是个大事件。更何况他们的厢式货车里还有一张漂亮的布艺转角沙发和一个深橄榄绿色的玻璃门储物柜。“气死我了!你们这群...
文/柳营凌岚凌岚:你今年刚出版了长篇小说《姐姐》,是什么激发你写这个作品的?柳营:我生命中各种女性的遭遇让我有了创作《姐姐》的欲望。她们在这个时代里的困顿与挣扎、无力与坚强、对抗与妥协,让人有环环相扣之感。每一个环,都可能是我们自己曾经的经历。我...
文/柳营她终于听到了敲门声。现在几点?不知道。长久呆坐在阴沉的屋子里,孤独和单调夺走了可妈对时间的感觉。她起身开灯,开门。女儿可晴站在门口。精致的黑丝绸中裙,水头极好的翡翠项链,大大的黑眼圈。“他又好几天没回家了。”可晴一脸忧色。“离,坚决离。”...
文/柳营我八岁那年,她走了。从此,我和父亲相依为命。二十多年后,父亲去世。父亲去世没几个月,她轻而易举地找到了我。那晚,我在办公室加班,她就那样自然而然地走了进来,像是出门散了会儿步,忘了家里的钥匙,跑来找我取钥匙似的。她站在我面前,笑嘻嘻的,叫...
文/陈戈一丁非经常一个人在角落发呆。但丁非对发呆这一说法是不认同的,他坚持认为自己是在独立思考。丁非独立思考的时候,他的大脑在飞快地运转,但是他的身体是静止不动的。因此,无论从哪种角度分析,每个人,除了丁非自己,都认定丁非是在发呆。可丁非从心底里...
文/刘鹏艳一那会儿戴梦纤正吃着褪黑素,起初是因为熬夜,熬过了点儿就睡意再无;后来吸取教训,提前熄灯就寝,但失调的睡眠依旧不予合作。漫漫长夜里,戴梦纤与黑暗无言以对,唯有干瞪眼。师傅说戴梦纤离开天眼不远了。这当然是笑话。戴梦纤供职的出版社后头有座庵...
文/李壮孙睿的小说在题目里开宗明义地点到了“蚍蜉”。蚍蜉就是蚂蚁,对于这篇讲述北漂青年故事的小说而言,蚂蚁——或者采用孙睿那文学化的、因采撷自成语而本身便带有象征性联想的说法,蚍蜉——的确是很好的隐喻。蚍蜉有两个最鲜明的特点,一是小,二是多。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