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文学
《昭通文学》简介《昭通文学》由中共昭通市委宣传部主管,昭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昭通文学》办刊宗旨:立足昭通,面向全国,贴近底层,关注民生,培育新人,推出精品。《昭通文学》前身为《南高原》,创办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目前为季刊,16开本,180页,每期发表25万字的文学作品。重点刊发昭通作家作者文学作品,选发全国名家优秀文学作品。在2009年8月全国文学内刊评比中,从三千多家文学内刊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十佳文学内刊最佳奖”。夏天敏获得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的中篇小说《好大一对羊》最初即发表于《南高原》。
文集访问量: 3661 次
音乐列表
吴明标1一个地方,能够不断吸引国家领导人的目光,并且一次次光临,实在是一件让人兴奋和激动的事情。一个地方,能够举世关注,万众瞩目,更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能够做到这两个方面的地方,那一定是一个不一样的地方。这样的地方,不是经济特别发达,就是在某些方...
赵清俊8月3日,星期天的下午,带着两个纠缠不休的孩子去游人如织、荷花繁茂的黑泥地池塘边钓鱼。太阳毒辣,没有一丝风,空气凝固。两个孩子手执鱼竿,目光专注,守候水草漂浮而平静的水面。我坐在池塘边的青草上,脸上流着汗,抽着烟遐想着荷花绚丽多姿而短暂的一...
杨恩智一鲁甸于我,有着我有生以来便不可割断的血脉和情缘。我的母亲是鲁甸人。我的外公一家,住在鲁甸县的新街乡闪桥村。只是多少年来,我与鲁甸之联系,也就仅此一个新街乡的一个闪桥村,甚至仅是闪桥村那个叫大沟头的小地方,那个小地方里居于一道山梁上由我外公...
夏至一公元2014年8月3日,正值周日,天气晴朗,与往常没有什么不同。午睡后,懒得出门,我们一家人就待在家里看电视、上网,日子平淡而温馨。下午16点30分左右,我们正准备去龙氏家祠附近看荷花,楼房突然发出了轰轰的响声,天花板上的吊灯猛然摇晃起来。...
杨云彪序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发生了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截至2014年8月8日15时,地震共造成617人死亡,其中鲁句县526人、巧家县78人、昭阳区1人、会泽县12人...
杨莉曾经,因为一个叫乐马厂的银矿,汉代货币史上有了名噪一时的“朱提银”。曾经,因为一个叫乐马厂的银矿,鲁甸成了清朝财政史上辉耀光芒的典藏。曾经,紫禁城外那块石碑“鲁甸厅”,点亮无数赴京会试举子心中的希望。“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他们相信,在遥...
周远清到鲁甸灾区采访,走一走、看一看,就会发现志愿者们实在不一般,日日夜夜的搏斗、流泪、援助和拯救,至痛与大爱,惨烈与悲壮,那种为灾区忘我工作的精神会让人由衷敬佩。杨青青是我一个朋友的女儿,她是一名大三女生,放暑假回到家里。这个养尊处优的小姑娘一...
唐健地震发生时,三哥家的两头肥猪奋力跨过不太高的圈门,跑到旁边的一块空地上。相比之下,三哥的反应就没有那么敏捷,他是从地震的废墟中艰难地爬出来的,不过老天保佑,他居然只受了点轻微伤。逃出废墟的三哥环顾四周,只见两间住房和一间畜圈已经倒地了,辛苦大...
徐兴正用什么来慰藉地震后的昭通?用什么来安息死难者的灵魂?这样的呼告,与坍塌的房屋、被掩埋的寨子、劫后余生的灾民一起,连日来浸泡在灾区的雨水中,浸泡在悲伤的泪水中。我去年腊月二十六日病逝的母亲,安葬在她生活了一辈子、只在晚年离开过三年的寨子旁边。...
杨昭我小时候体弱多病,缺乏淘气的力气,父亲对我便格外心疼。我也很依恋父亲,但常常几个月见不上父亲一面。父亲原本是个书生,却大半生里一直在政治漩涡中沉浮,从昆明被贬到镇雄,后来到了昭通,再后来又被发配到了鲁甸。40年前,我9岁,第一次去鲁甸跟父亲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