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小说评论》本刊是全国唯一一家专门从事小说研究、评论的刊物,多年来,以鲜明的当代性、信息性、现实性、学术性、兼容并蓄,雅俗共赏等特色获得了广泛好评为国家级学科核心期刊。
文集访问量: 5485 次
音乐列表
肖进1950年婚姻法颁布之后,全国掀起了反对封建包办,争取婚姻自由的热潮。这一现象自然引起了文学上的关注。在建国初期以婚姻题材为主题的创作中,以马烽的《结婚》和谷峪的《新事新办》为代表,大多从对婚姻法的宣传、呼应上着手,用文学手法对人们群众行政治...
张昭兵,王海涛“春香”的故事,在朝鲜半岛家喻互晓。先是在民间口耳相传,到18世纪被加工整理成书。先后出现过全州土版《烈女春香守节歌》,京版《春香传》,汉文版《水山广寒楼记》、《汉文春香传》和抄本《古本春香传》等多种不同的版本。1954年朝鲜作家同...
王欣和现代文坛上的许多作家相比,师陀似乎有着更为强大的个性。从早年得到的“不愿与人为伍的艺术的性格”①的赞美到晚年收获的“创作有独自的风格,即一般不为俗流所注目,但在文学史上将永远是坚实的存在”②的评价,师陀留给文学史最大的魅惑似乎就是他和他作品...
白春香“张爱玲热”是80年代以来大陆出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探究张爱玲神话的成因,张爱玲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其作品思想意旨与现代人生命体验的相契合以及文本中营造的独特文学想象等等,都是“张爱玲热”形成的重要原因,学术界对此也都有比较深入的探...
解浩中国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社会,因自然繁衍、伦理秩序及社会经济、政治等等各方面的天然优势而对整个家族成员拥有绝对控制权的父亲是一位穿着圣衣拿着圣剑的上帝,总“以为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
吴凡一、新媒介时代的文学类型化表现文学类型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以类型小说为例,从纸质出版到网络媒体、从影视界到网络游戏,类型小说的辐射面日渐形成规模,设计出了更多的类型并探索更多的表现手法,形成了一种新的有影响力的阅读平台。同时随着新媒介的进一...
常慧林在新世纪的头十年,中国知识分子面对着一个颇为吊诡的历史语境是:一方面,为大众媒介所鼓吹的“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而兴起,但另一方面,以反对知识分子乃至质疑知识价值为表征的反智论①也再度泛起并演化成一股强劲的社会思潮。这显然也激活了...
梁海阅读南翔的作品,总是让我感到了一种对信念的执着和坚守,对历史幽微的触摸和反省。他曾集中笔墨创作了十几篇有关民国系列的中短篇小说,试图穿越激荡的历史的烟尘,重现生命的真实和再度凝视人性的善恶。近年来,他的创作重心又义无反顾地集中在“文革”题材上...
米学军在12年前(1999年),当代文学批评家梅蕙兰女士在《母亲:永恒的生命底色——田中禾创作论》中就说过:“在不知不觉之中他接受并神化着母亲的生存智慧与历史眼光,母亲成了他心目中的巨人。这一切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深地潜人了由中禾的生命中,并直...
黄轶田中禾的长篇小说《父亲和她们》讲述了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二十世纪“中国式爱情”故事。“我”(狗娃、马长安)在美国小镇邂逅一位同样在异域漂泊的故乡人,小镇酒吧的蓝调民谣和“母亲”寄来的录音磁带,勾起“我”对故乡、对父辈无尽的歉疚和思念,作为一个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