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河
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主管、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延河》杂志,创刊于20世纪50年代,有长达半个世纪的光荣历史,在共和共文学的奠基时期有过非凡的表现,号称“小《人民文学》”,在文学火热的20世纪80年代更达到超过13万册的月发行量。她的漫长时期的品牌积累使之成为当代中国深刻的历史记忆,至今深入人心。今天30岁以上的中国文化人无疑不知《延河》。新版《延河》将以200个页码的超大容量,立足时代,围绕“文化的文学”、“人文的文学”这一核心理念,把文学放在文化、人文的维度上衡量,重估本时代文学的内在特性,将通过“第
文集访问量: 10936 次
音乐列表
李敬泽(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外界每次谈到陕西的文学,大家都有一种习惯性的焦虑,认为比起陈忠实、贾平凹、路遥这些“大吨位”来说,中青年的成长显得不尽理想。但是,我们不能把文学理解成小说。作为一个很业余的诗歌读者,我也能够列举出我...
诗歌是快要灭绝的艺术方式和精神游戏访谈人:王丽一受访人:阎安王丽一:谈谈你的创作经历和诗歌观点。阎安:我的写作在大学期间就秘密地独自进行着。上世纪80年代后期,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陕北一个偏远的县城高中教学。当时县里只有一条砂石路通向延安和西安...
协调者的峡谷我曾是一个赶鸟的人在北方的群山深处从一座巅峰到另一座巅峰从一座峡谷到另一座峡谷从一座树林到另一座树林不断协调鸟与鸟与树林子与庙宇里冰冷的神和热气腾腾的香火与潜伏在荒草中的属羊人和属虎人的关系我甚至还得协调日月星辰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协调...
用诗歌抚慰自己的灵魂访谈人:冯楚受访人:白麟冯楚:“白麟”的笔名是怎么来的?白麟:1982年,15岁的我初中毕业考入凤翔师范后,参加了学校的文学社。后来大家心血来潮,都要给自己起个笔名。我祖籍岐山,父亲来自渭北的麟游,母亲是岭南的略阳人,我则生于...
打坐金台观在闹市之外名利之上金台观给你第三只眼这只眼是冷眼还是天眼是法眼还是慧眼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它看惯了生死寂灭看尽了荣辱兴衰甚至连自己的轮回也泰然处之潮汐旦夕金台观被渭河暴跌的水位越抬越高满城灯火也一再涨潮恍若三峡库区是淹没还是吞没是沉没还是...
在诗歌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访谈人:麻雪受访人:梁亚军麻雪:亚军你好!从你的诗歌中可以看出你对亲人的眷恋,例如父母,姐姐等,那么他们对你的诗歌创作影响会有多少呢?梁亚军:确实,在我的诗歌中有很多关于亲情的诗作。一方面是因为我熟悉他们,因为熟悉而有话要说...
悲伤年初二,四十多岁的表哥死于医院的病床,这是谁也想不到的结果。一场疾病在带走表哥的同时也杀死了自己也仿佛是一眨眼的时间一个人进了病房,出来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死亡让表哥变得有一点陌生,也多出了另一个身份阴阳相隔,最亲的人有了最远的距离但死是什么...
信天游仍然是灵魂的有效方式访谈人:余庆受访人:霍竹山余庆:人们知道你,一般是因为你的信天游。你以前也写过现代诗、散文、小说,现在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你一头扎进了信天游里,一口气出版了好几本信天游集子呢?霍竹山:是的。人们知道我是因为我写信天游,哪怕是...
草山梁树没脑的草山梁天天刮大风的草山梁不敢喂大家畜的草山梁种不成地膜玉米的草山梁宁给一碗饭不给一碗水的草山梁曾有不服输的井匠怀抱一只老公鸡换气打井八十丈未见湿影影夏收雨冬藏雪大牲畜一顿喝一家人一天的水春耕买回来等到芒种最后一把荞麦撒上山坡就该卖了...
背负着梦想前行访谈人:李东受访人:王琪李东:对于诗歌写作,可以说您是少年成名,难能可贵的是二十多年来您的创作从未间断,特别是近几年,创作状态呈现一种“喷薄”之势,相继参加了诗刊社的“青春诗会”和《散文诗》主办的“全国散文诗笔会”,获奖更是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