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河
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主管、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延河》杂志,创刊于20世纪50年代,有长达半个世纪的光荣历史,在共和共文学的奠基时期有过非凡的表现,号称“小《人民文学》”,在文学火热的20世纪80年代更达到超过13万册的月发行量。她的漫长时期的品牌积累使之成为当代中国深刻的历史记忆,至今深入人心。今天30岁以上的中国文化人无疑不知《延河》。新版《延河》将以200个页码的超大容量,立足时代,围绕“文化的文学”、“人文的文学”这一核心理念,把文学放在文化、人文的维度上衡量,重估本时代文学的内在特性,将通过“第
文集访问量: 12131 次
音乐列表
大地向上火焰逼近大地点火的人行色匆匆一本语录掩掉多少烟尘熄灭也是燃烧当大地开始沉重地翻身星期三的植物恢复情欲在遥远的草地上追逐那持刀抢窃的人跳出大墙无视大地拼命地旋转,向上咽下一口飞来的高粱而火焰的话语十分苍白它拒绝走近,又不接纳来自大地内心的歌...
创造一种不断更新的自我关系访谈人:程方受访人:杜爱民程方: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你在诗歌写作方面似乎已变得默默无闻。每年只能偶尔在某个杂志上读到你的作品,有些时候你几乎就不存在。我们看到了你在散文、随笔方面的写作转向:总是以个体的面貌出现,独来...
病病在躯体里看管着生命像一把无形的刀架在脖子上刀口上传来的喘息预示着生命还在延续说明病在身体里与人和睦相处病让所有的人成为俘虏当它经过身体的时候也将偶然的反应转换成了必然的进程在病中身体只是托辞唯有痛在告诉你依然被病所掌控当生命离开身体病还在其中...
生命本体里的诗学地理访谈人:王可田受访人:成路王可田:《水之钥》创作完成了,从其结构来看,一部长诗,四部组诗构成,这无疑又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单从书名看,意象的营造就颇为考究,引人遐思。成路:不能说浩大,它仅仅是我在诗写作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盐一只檀木盒子是怎样悬在我的额头上把我跟踪了四十二年祖母用马帮袋子里的盐水清洗我的胎衣祖母用的盐水是银元换的,胎衣焙干后存放在檀木盒子里雨天,艳阳天我脊骨上的灯盏都会用噼啪的声音提醒我有一粒盐在油脂里祈祷的灵魂说:这粒盐是从我胎衣上剥落的和不远处...
“一沙一世界”访谈人:姜广平受访人:伊沙姜广平:我们先说说你的笔名。你这个诗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当初为什么取这样的名字呢?伊沙:我原名叫吴一砂,学名叫吴文健,笔名伊沙是原名的谐音,一上大学就自己取了并开始使用。那年头心仪的都是朦胧诗人:北...
韩国美人至少在我这个东方人眼里10月班的第一美女是一位侨居在亚拉巴马州伯明翰市的韩国女画家至于是不是整容整出来的我就无从判断了她会一点中文主动与我攀谈说她小时候跟随父母在北京、上海都住过我以为我们会成为朋友可她只呆了一星期就悄无声息地走了我问过别...
恪守诗的训戒访谈人:黄海受访人:秦巴子黄海:你的诗歌写作很早,我在中学时候就读到过你的诗。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诗的?秦巴子:我的主动的诗歌写作,大概在八十年代初吧。抄录我自己作品的本子里,最早的纪录是1983年,之前虽然也写过一些诗,但都是偶尔为...
呐喊每天放学以后就有一个声音在楼下喊如果是星期天他几乎要喊整整一个下午一声接一声喊一个人名字开始很激越然后有些不耐烦到最后声嘶力竭几乎绝望王!梅!梅!下来玩!声音在楼与楼之间回荡但是很少有人回应我从窗户里往下看王梅梅并没有出现一个小男孩站在垃圾筒...
用追赶万物的脚步丈量大地访谈人:王可田受访人:耿翔王可田:我手头有你三部诗集,《众神之鸟》《长安书》和《大地之灯》。在此之前,你还出版了《母语》《西安的背影》等多部诗集和散文集。这么多年来,可以说是著述甚丰,每隔两三年、三四年就会有一部新作问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