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西江月》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社科类期刊,由广西梧州文联主管主办,1972年创刊,旬刊,大16开本,国内统一刊号:CN45-1110/I,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3-2819,邮发代号:42-199。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网、维普资讯网等收录期刊,广西第四届社科类优秀期刊,杂志内容丰富,印刷美观,阅读量大,品牌效应好。 主要栏目:纪实点击、小说广场、散文天地、诗歌长廊、教育天地、民俗研究、文吏春秋、文化论坛、文艺理论、汉语言文字、影视文学、档案管理、读书评论、新闻传媒、经济纵
文集访问量: 9261 次
音乐列表
佚名苏东坡与北街口糯米糍佚名话说苏东坡六十二岁时,皇帝把他从广东惠州贬谪到海南岛儋州,须途经梧州。苏东坡和儿子苏过乘坐的帆船到达梧州,已是五月中旬。这天,时近黄昏,苏东坡站在船头看到了一座小城,城后云山耸立,城前三江汇聚。他知道,这就是苍梧。在城...
岳锦浩掌故传奇赳矢与龙母岳锦浩公元前271年,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各国争霸犹酣。远离中原的广西梧州一带的人们照样过着安定祥和的日子。这年八月的一天,藤县水东街孝通坊(今梧州藤县藤州镇胜西村)的赳矢正独自坐在门口的一块圆石上发呆。赳矢到外村姑姑家和舅...
何敏汉陈良佐和他的北伐碑文何敏汉陈良佐中将走进全国最早建成的广西梧州市中山纪念堂,你会发现大厅的两边墙壁镶嵌着用魏体书写的碑文,碑文记述了民国十四年、十六年北伐战争取得的战绩和龙潭战役史略。两块碑文,文字简洁流畅,书写工整,魏风犹存,可见作者的文...
赖红柳中山史迹遍梧州赖红柳位于梧州市北山的中山纪念堂1921年10月至1922年4月,孙中山三次驻节梧州,组织和策划北伐战争,同时也对梧州人民生活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孙中山驻梧期间,其足迹遍及梧州北山、系龙洲、白云山、长洲、望夫山、大较场、京南人大...
吴亿林永远的十九岁——钟云烈士的故事吴亿林钟云烈士1925年,中国发生了“五卅”惨案。正在梧州广西省立二中读书并任学生会主席的钟云闻讯,气愤得“啪”的一声把笔也拧断了。他下了一个决心:一定要揭露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经济剥削和野蛮暴行。于是,一篇又一篇...
陆雄林岁月寻踪“五四”运动在梧州陆雄林广西省立第二中学校学生在出版“五四专刊”1919年,北京、上海等地爆发了震撼全国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消息传到梧州,各校学生立即起来响应,开展了轰轰烈烈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活动。成立梧州学联梧州省立二中...
吴江西江文脉佛学大师牟子吴江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原时,初称“浮屠教”。古苍梧人牟子结合儒家、道教教义,首次给“浮屠教”安了一个富于中国特色的名称——佛教,并一直沿用至今。他所著的《理惑论》(亦称《牟子理惑论》),是我国第一部佛教专著。牟子一生潜研佛学...
峥嵘卷首语传承与创新峥嵘2012年的梧州国际宝石节期间,全国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负责人来梧,专程到白云山四恩寺,拜访主持释成清大师,相谈甚欢。言及古苍梧之文化名人、中国佛学第一人牟子。宾主均有共识,认为有关牟子的史迹,应予发掘研究。梧州的文化积淀,...
静观生活用心作画——凌宜欢其人其画梁国强凌宜欢(左)与列宾美院院长西蒙在一起凌宜欢童年时期就对绘画表现出浓烈的兴趣。他从小爱看画册,尤其喜欢连环画,每每读完一本画册或一本小人书,就用笔把书中喜爱的人物、景致描摹下来,慢慢还学会了素描、速写。少年时...
颜桂海后起之秀仍需奋力——“望闻问切”梧州微电影现状与未来颜桂海微电影《心想事成》剧照近两三年来,微电影以其短小、精炼、灵活的多种形式,以及良好且独特的创意,成为网民的影视新选择。那么,当前梧州市微电影发展情况如何?业内人士认为,梧州影视制作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