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小作家
《莫愁·小作家》服务的读者群体主要是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青少年,兼顾高中学生。 杂志坚持以文学给予青少年德育、智育、美育,提升青少年的鉴赏能力、思辨能力、写作能力。 这种能力提升是一种全面的、可持续的过程,能够有效帮助孩子适应小学到初中的过渡,乃至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涯。
文集访问量: 8620 次
音乐列表
散步,多么优美而闲适。曾经看到过一幅漫画,一个人牵着一只蜗牛走在小河边。作品的名字就叫《牵着蜗牛去散步》。而今人们都太忙了,慢不下来。工作、计划多,就连散步也要写在小本子上,成了负担。不久前,去找一个朋友。约好下午三点见面,可到了四点还没见到他的...
乡上的邮电所,在别人眼里,可能就是一个寄信的地方、寄送和收取包裹的地方,而我一直把它当作一个文化单位。我从小学开始,就是它的订户。邮电所的那个叔叔为了少跑路,在给我的收据上写的是“自取”,而我也乐于自取。每次去他那里,可以看到很多报刊,他不会让我...
周云龙孩子的语言,总是让我感到有一种特别的亲近,或是眼前一亮,或是怦然心动,或是会心一笑。平时从事文字工作,可能接收太多大话空话套话了吧?在电视台,我和小伙伴们专门研发过一档《成长童话》,每期邀请一帮孩子上台“信口开河”。这是在演播室收获最多笑声...
《莫愁·小作家》确实是一本开卷有益的好刊物。《莫愁·小作家》是《莫愁》大家庭的新成员,去年9月出第一期杂志时,即觉清新雅致,懵懂之中透着烂漫,恰似早春二月毛茸茸的柳芽。看每一期封面,均显得素雅,似乎是对喧闹的刻意回避,这分明是主创者的良苦用心,寄...
雷雨校园,是一个人的精神发源地我的家乡在莽莽苍苍的黄淮平原伏牛山下。淮河的支流汝河、湛河在我的村庄附近交汇而注入沙河,沙河蜿蜒奔流,再与淮河会师,就成为巍然矗立在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庞大水系了。家乡的小学就在汝河大堤之下,是一幽静方正的近乎农家四合院...
雨晴董仲舒“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将天指称为人类的父辈,天与人类是授受关系,授与受乃父与子。天的给予,沉默无言,如同父爱。父亲年轻时,四处奔波,儿女更多地从母亲处获得衣食照顾,父亲给他们的是永远辛勤的背影。有一位朋友,他父亲写得一手好字,九十多岁,...
《一诺的家风》这部小说虽被归类为儿童文学作品,但它也是面对广大成年读者的。任何人从年少到年老,其成长经历中一定有家风或深或浅或多或少的影响。在书中,虽然已是学校的乒乓球冠军,唐一诺还是报名参加乒乓球特训班,他想进一步提高自己。特训班的费用是每小时...
我叫王小乙,50岁出头,有妻有儿,有车有房,人生也算圆满。为什么叫王小乙?我妈说不想让我太优秀,甲乙丙丁,乙就好,王乙又不好听,所以叫王小乙。年轻时别人叫我小乙,老了叫我乙叔,更过分的叫我爷爷。虽然网络上说,45岁至55岁还是中年人,但楼上楼下的...
我是重庆人,很早就跟随父母来到江苏学习生活。今年寒假,像以往一样,期末考试结束,我们一家人早早赶回老家过年。没想到的是,鼠年春节如此特别,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打破了节日的祥和。这时,最美的逆行者出现了,他们是可敬的医务工作者。在劝他人留在家中时,...
贴在玻璃窗前,我踮起脚尖向外看:枯枝苍白着脸在寒风里发抖。那个它,藏在哪儿?——谈虎色变,怕!大门吱呀作响,剧烈干咳,我捂住嘴藏在被子里,忍着眼泪不敢作声。那个它,藏在哪儿?——防不胜防,怕!空曠沉寂的花园,还残存着一点绿意,我好想去触碰外面的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