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冉一头白发,山河破碎的脸上,镶嵌着两个灰蓝的眼珠,目光深邃。说起话来,声音如洪钟,受伤的下巴骨忽而歪向左边,忽而歪向右边。一身像军装又不是军装的衣服,干干净净,仍然还留有军人的风骨。坐在我面前的这位彝族老人,名叫李海洲,今年93岁,是至今还健在...
杨超父亲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在他生活的年代里,兵荒马乱。人们过着“刀耕火种”、生产能力低下的农耕生活,基本是靠天吃饭。好在我的奶奶是一个勤劳,而又精打细算的人。在那个吃上顿,找下顿的日子,奶奶除了勤爬苦做,还口辗牙腾地每天存一把米。待到青黄不...
尚新革五月的南疆,虽已是炎炎夏日,却又处处绿荫匝地,空气中弥散着桑葚的甜蜜气息。周末,应朋友相约,一同前往与团场相邻的库尔楚园艺场采摘桑葚。每到桑葚成熟的季节,在库尔楚你随处可见这样的情景:一家老小穿着艳丽的民族服饰站在家门前桑树下,一个人举起一...
王辉成泰山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虽然我是泰安人,三十多年中也曾经有过几次登上泰山极顶的经历,但我感觉自己在泰山面前还是一名小学生。仔细想一想,我的几次泰山之行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登高望远极目远眺的豪迈情怀,而是凝聚在登山过程中的亲情和友情。...
张艾这一碗面,汇集南北,通达东西,一个晚上能卖出上万份。这一碗面,不是出自大厨之手,没有过于讲究的烹饪工艺,却是色香诱人,可口解馋。只要你好这一口,保证你吃了想着它,念着它,夜里梦着它。它就是咸阳汇通面。八百里秦川四季分明,农耕历史悠久,孕育了源...
云露这张珍贵的照片拍摄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拍摄者是时任赤峰市军分区新闻宣传干事宋英达,是我父亲云成烈的老部下。据宋英达回忆“七十年代末或八十年代初,时任盟委书记白俊卿、时任昭乌达军分区司令员云成烈,正月初一,相约去给陈洪恩拜年。陈洪恩...
杨天赋立夏今年的天气,总的说来有点反常。时序已是立夏了,但惯常的气候仍不明显,天气晴一日,阴两日,并伴有大雨和低温,让人脱不掉臃肿的服饰。尽管如此,但节气的步伐仍未有丝毫的停留,观山和隍城的槐花仍不失时机地灿然开放,白的如雪如棉,红的似喷火蒸霞。...
满庭芳二月二,龙抬头。好日子!昨天在秦淮河源头想到胭脂河,今天就奔它而去。因为疫情,偌大的天生桥公园没有别的游客。我走在里面,仿佛走在自己家的后花园。当年的皇家御花园也没这么大吧?我有时摘下口罩,尽情呼吸舒畅的杨柳风,比哪一年都珍惜这呼吸的感觉。...
魏红福西北风悄悄地走进桂家沟,光秃的树木蔑视着寒风,连树枝也不曾摇动,门梁上挂的大红灯笼倒是格外殷勤,“哐啷,哐啷”,发出声响,吵醒了门后面深寐的小狼狗,几声问候之后,又归于幽静。就像桃花谢后长出的新果,因果原本就是一种注定,風刚途径这个村子,随...
尚应平一在我上小学时,大约七八岁的样子,我非常喜欢读唐诗,第一首唐诗当然就是《咏鹅》了: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我的启蒙老师尚老师给我们讲到作者骆宾王,她说这首家喻户晓的诗出自一个7岁的孩童之手。当时心里很好奇,很钦佩,幼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