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燕陈国恩?世俗语境下影视改编的困境与出路——以张艺谋的电影为例■王小燕陈国恩近年来,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成为社会津津乐道的话题,如火如荼的形势带动多个行业的争相合作,也引起影视界IP(文学作品改编版权)的争夺战。然而,在这个大众文化肆意蔓延的...
■陈骏涛陈墨(采编者)?“昨日风景”与感言莫言获奖■陈骏涛陈墨(采编者)问:2012年7月,您为《新文学视野》开设“昨日风景”专栏,写了一系列的文章,这个专栏的缘起及选题是什么情况?答:《新文学视野》是湖北省作家协会旗下的一个文学期刊,它跟《都市...
■蔡先进?《南水北往》审美意蕴谈■蔡先进在读马竹的新作《南水北往》过程中,我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探求这部中篇小说的审美意蕴之所在。因为马竹的小说创作内敛含蓄,有着很强的张力和韧性,需要字斟句酌去认真品味。一字不落读完《南水北往》,我觉得它是一个关...
■梁淑艳?《南水北往》的寓意解读■梁淑艳作家马竹最新发表的中篇小说《南水北往》(见《湖南文学》2015年第12期),以其一直坚持的密度意识创作手法,叙述了丹江口库区移民为了南水北调而为大家舍小家的感人故事,展现了迁安地移民在遭遇各种艰难后依然闪闪...
■李雪非?《南水北往》的密度意识■李雪非中篇小说《南水北往》在《湖南文学》2015年第12期头条发表后,引起了读者与评论界较大的反响。目前我们能读到的相关文学评论已经较多,但笔者以为,《南水北往》是作家马竹在使用他所坚持的密度意识写作原则下又一部...
■胡志刚?《南水北往》与乡愁过渡性■胡志刚这些年来,关注南水北调工程移民现状的各类作品不少,但以中篇小说样式表述这一题材的文学作品少见。马竹的中篇小说《南水北往》(《湖南文学》2015年第12期头条)发表之后,引起了读者和评论界的关注。小说讲述的...
■张慧兰?《南水北往》主题简析■张慧兰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壮举过程,其音其形并未远去多久。在我们所知道的那些信息里,南水北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一项输水工程,也是人类有史以来惟一最大规模的移民工程。凡是关乎迁徙的话题总有无限复杂纠结其中,所以有关南...
■郭艳?马竹心里的南水北调■郭艳马竹的最新中篇小说《南水北往》(《湖南文学》2015年第12期头条)叙述举世瞩目的国家工程——南水北调中线移民的迁安故事。在众多有关南水北调题材的文学样式中,《南水北往》择取一个非常的视角:寻找。我们通过阅读文本,...
■段从学?阿毛诗歌中的标点符号——《变奏》印象■段从学阿毛为每一首诗标注的写作时间,无意中透露了一个重要细节。那就是:她经常连续几天,甚至一个月之久,停留在同一个主题上,展开持续的反复书写。枯坐冷板凳的时间长短,决定了学者的思想深度。田间劳作的时...
■陈亮?“孤独症”及其疗法——阿毛诗歌的一种读法■陈亮在一篇散文中,阿毛这样自陈:“诗歌实在是一门最孤独的艺术。”(《在文字中奔跑》)她有一首诗就叫《孤独症》。阿毛还有一首诗,名字叫《病因》。从诗题就可以看出来,《孤独症》与《病因》是两首恰恰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