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文学
《华文文学》(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汕头大学主办,是中国内地首份专门发表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作品和评论的刊物。杂志创办后,立刻激发了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爱好者极大的创作及研究热情,纷纷争先恐后投稿,其中不乏一些潮汕籍海外华侨华人创作的有关家乡的作品。
文集访问量: 5590 次
音乐列表
郭冰茹杨淑芬摘要:《燕食记》起笔于物,落笔于情。文本以怀旧式的写作姿态复写文化记忆;以“重复叙事”的书写模式渲染出温情却克制的情感基调;以宏大历史缝隙中的日常生活,呈现个体沿着岭南饮食文化脉络生长的时代精神和情感结构。借助个体的精神成长和民间匠人...
孙昭仪摘要:《西夏旅馆》作为骆以军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使用了华丽的语言、繁复的意象和现代、后现代的写作手法,具有强烈的先锋性质。而作品通过历史上西夏人的流亡经验隐喻外省人的异乡漂泊经历,充满了寓言性。梦境的超现实特质使得它成为连接过去与现...
周启星摘要:在整个华人离散历程中,有一种割舍不去的经验,既内嵌于、又游离于离散事实,既被裹挟在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之内,又阶段性地与官方话语相颉颃,那就是近一个世纪以来,始终处于华人离散文学视野边缘的“侨乡”经验。陈河的《布偶》是目前华人文学中,极...
张冰然摘要:1983年,陈映真陆续完成小说《铃铛花》《山路》的创作,在文本层面上实现其以“跨国公司”为象征的资本主义问题到以“白色恐怖”为象征的历史创伤记忆的视角转变。这一创作主题的更迭根源于1983年台湾复杂的社会情境,而绿岛旧友的出狱、南北夹...
张重岗在华文文学领域,经典化问题历来受到有识者的重视。华文文学经典谱系的形成,不仅能呈现文学的传统,对学科的发展也大有裨益。如何经典化?它注重的不只是经典本身,更是经典形成的过程。由此,转换了看问题的视角,从作品本身转移到了文本的意义生成,转移到...
[马来西亚]朵拉作者简介:马来西亚华人作家,代表作有《行人道上的镜子》《秋红柿》等。2020年1月23日,我们全家人从欧洲回家准备过农历新年。当我们抵达槟城机场的时候,马上就感觉到一种严阵以待的氛围。我走出机舱,发现乘客还没有走到海关就开始排队。...
亦夫作者简介:旅日作家,代表作有《土街》《无花界落地的声响》等。写作成为职业,对我而言,可以说既是偶然,也是一种必然。说是偶然,因为成为一个作家既不是我的理想,更不是当年我的职业规划。我在上中学的时候,所有科目里最喜欢的,是生物课。老师在讲孟德尔...
[美]陈谦作者简介:美国华人作家,代表作有《爱在无爱的硅谷》《望断南飞雁》等。各位文友好,疫情已经差不多三年了,很久都没有见到大家,也没有机会互相拜访。今天很高兴受老朋友金进老师的邀请来参加这个活动,有机会见到各位,能够向大家学习。我今天做一个简...
[美]叶周一个作者站在现实的土地上,他的作品可以关注现实,也可以眺望历史,不论侧重于哪一个方向,都必然加进自己的思考,加进自己对于人类命运的介入。这是我近年来在创作活动中始终思考的,我始终在历史与现实的连接中寻找自己作为作者的位置。我对于自己笔下...
[美]黄宗之作者简介:美国华人作家,代表作有《阳光西海岸》《艰难抉择》等。在今天的“华语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交流中,我讲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作为新移民作家,我谈谈自己的文学创作主题和写作的目的;二是作为现任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的会长,我说一下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