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0200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王笑
  • 蓝欧
  • pchenf
  • 沂河渔翁
  • 孤树
  • 宁星

□王季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开始在期刊上发表小说。如今已过知天命之年,小说也算发表百余万字,可坦率说,又有谁知道上海有个写小说的王季明,或者说起王季明就想到他的作品,哪怕一篇呢?前些年,上海作协为我出了一本三十余万字的中短篇小说集,王安忆作序。...

浏览全文 阅读(26324)
跳啊跳 2023-11-09 08:48

□王季明1是一个早春,风刮在身上,有些冷。大清早,太阳刚刚露出丝丝红晕,西康路除了二十四路电车慢吞吞时不时来回行驶,整条马路非常安静。当时我就站在家门前那棵粗壮的梧桐树下。虽说这树上的叶片还没完全变成深绿,间或还有些许枯黄的叶片夹杂其间,然而整个...

浏览全文 阅读(26383)
我是范增 2023-11-09 08:48

□褚兢没想到,我跟项家人的关系,会从手足一般的亲密演变成相互敌视和仇恨。这才多少年啊,竟然恍若隔世。我这个人,生长在一个持续战乱的时代,作为一个南方人,我从小耳朵里听到的,就是北方强悍的秦国军队如何像虎狼一样践踏、蹂躏、侵夺其他六个国家的土地。那...

浏览全文 阅读(26432)
白 墙 2023-11-09 08:48

□杨逍1咋还不死!这是我的奶奶面对爷爷的时候惯常使用的一句口头禅。说这句话的时候,爷爷就像个游手好闲的二流子,侧脸冲着奶奶微微一笑,用袖子擦一把鼻涕,扭头说,就死了,就死了。然后不管不顾伸手向奶奶要馍馍吃,他傻傻的表情甚至比我四岁时的样子还要憨厚...

浏览全文 阅读(26506)

□纪江明我现在居住的城市,十几年前才撤销地区行署设立地级市建制。十年间,这座原先的小县城,像被下足了发酵剂的面团,不断地向四周膨胀。因为工作关系,我要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这中间,有一部分是机关单位的,他们有普通办事员,有科长、处长,有局长、主任...

浏览全文 阅读(26541)

□谢友鄞写作者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真实的,比如我上早市买菜,晚饭后沿细河溜弯,出任文学奖评委,去省作家协会评点作品,为别人的作品投下一票。另一个世界是虚构的,就是我的小说。打牌须凑四个人,下棋也得两个人来,写作一个人就够了。一个人做事,没有是非,任...

浏览全文 阅读(26577)

收到编辑部寄来的杂志,囫囵吞枣读了五个短篇。因为我只对短篇感兴趣,长了我驾驭不了。作为普通读者,我偏向喜欢《从背后离开》和《阳台上的女人》,然后才是《赴宴》、《遇见》和《桃花殇》。短篇的选材立意如下种子,有了“种子”,情节、语言就跟着发芽,然后长...

浏览全文 阅读(26683)

□刘建华原先中国的乡村,是有着博大精深文化底蕴的。就拿我成长生活的赣西北九岭山区的乡村来说吧,别看大山里老辈子村夫农妇识字的也不多,他们世世代代心血灵性化育而来的村庄,却是真真切切氤氲着绮丽的文化烟霞呢。我常常寻思,文化与文字之间,有着因果关联,...

浏览全文 阅读(26735)
姑爷面(短篇小说) 2023-11-09 08:48

□刘建华老岳没情没绪歪在沙发里,出神地盯着茶几上那张装着一栋房子的银联卡,感觉它就像一只小舟,静静地横在无人的野渡。房间里,桂贞正在收拾行李。桂贞已经忙乎两天了,被褥、毛毯、枕头、皮箱、隔季衣服都被她打包寄回家去了,她现在收拾的是换洗衣服和日常用...

浏览全文 阅读(26800)

□刘德明我出生于一个落后偏僻的小山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里孩子。这个村子小地名叫南溪。因为是南溪的儿子,所以,我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南溪子。虽然,南溪到现在仍然很普通,甚至很落后,但是,我很爱她,那里有我童年少年的影子,那里有过我许许多多的欢乐,...

浏览全文 阅读(2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