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杂志,创刊于1985年元月,是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对联艺术半月刊。作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刊,杂志创刊20年来,一方面及时传达学会的声音,指导全国楹联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方面致力于对联艺术交流、更多还原。
文集访问量: 11797 次
音乐列表
●陈德芳清末,安徽安庆府有一才子名孟昭暹,诗文书法具臻完美,尤善属对,11岁即补博士弟子员,当时名噪一时,有神童之称。而他的成名与他的一个对子有关,当时有个上联:盘庚;虽然只有两个字,但却是极为难对的绝对,因为这“盘庚”两个字是我国殷商王朝一位君...
●王璇蔡聪素有『屈贾之乡』美誉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名胜资源很多,如山水风景、民俗建筑、名人古迹、老字号等。与之相应,长沙的楹联文化资源也十分丰富。楹联是一定地域和族群文化精华的呈现,刘太品先生认为:湖湘楹联至少从清末以来...
●杨方德罗宗良因为张大千画名太高,所以其它许多才华,常常为画名所掩,致令在大众中口碑不是甚多。大千楹联的遭遇,就正是如此。大千楹联在中国楹联界有何地位?数十年来模糊不清,争论颇多。要解答这个问题,核心有两个:一个是大千楹联作品的水准如何?另一个是...
★景常春一、诗律的平仄形式对联的句式属于今体诗(又名『近体诗』)五言、七言者,尤其是多句组对联中的五言、七言部分,它的平仄几乎都是遵循的诗律。已故古汉语大师王力先生对诗词格律研究精到,在其力作《诗词格律概要》一书中,总结了今体诗的平仄主要有四种形...
★刘锋一、击钵诗的缘起读明·蒋一葵著《尧山堂外纪·卷十四·六朝(齐)》,其中云:竟陵王字云英,武帝第二子,尝夜集学士,刻烛为诗,四韵者则刻一寸,以此为率。萧文琰曰:『烧一寸烛而成四韵诗,何难之有!』乃与江洪等共叩铜钵,响绝则成,诗皆可观。证之以《...
●何沁学解稳5月14日,山西省闻喜诗联学会在历史文化名村——畖底镇西颜村为县直分会张振江会长的逝世,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诗联葬礼”,受到当地村民的普遍赞扬。农村殡葬礼仪由于受旧传统的影响,各种祭献的仪式、礼节冗长繁琐,令人生厌。花篮、花圈虽然越做...
●赵爱萍对联最富民族特色。汉字一字一音,音节分明,易成对句;字体方正,整齐清楚,适合书写与张贴。对联历史悠久,生命力极盛;它应用广泛,既是阳春白雪,能登大雅之堂;又是下里巴人,可入寻常巷陌。逢年过节、庆吊、题赠、名胜古刹、戏台校门、节目主持、影视...
●李劲松●李劲松太原北部有个村子叫呼延村,村东是崛围山,村西是汾河水,有联赞曰:到此一游,踏青自是心情好;望村三赞,寻胜依然气象明。眼望呼延村方圆左右,一派田园风光,吟出一联:肥田沃土躬耕者;短棹扁舟垂钓人。一派生机勃勃,无穷遐想悠悠。联赞:分明...
●张刚忍坐落在山西万荣阎景的李家大院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整体建筑为二进式、三进式北方四合院,又因李家后人留学英国,娶英国女子为妻,部分院落呈现出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艺术特点,是全国众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居之一。李家大院现有楹联300余副,既有旧制楹联,...
2018年6月,本刊联合三晋都市报、河东吟诵社、运城市楹联学会共同推出“跟着对联走天下·中高考学子游历大美家乡”研学活动。永济鹳雀楼十几年寒窗苦读,莘莘学子无暇顾及身边的风景,大多不了解家乡的文化。走出家乡上大学后,当别人问起你的家乡有什么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