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杂志,创刊于1985年元月,是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对联艺术半月刊。作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刊,杂志创刊20年来,一方面及时传达学会的声音,指导全国楹联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方面致力于对联艺术交流、更多还原。
文集访问量: 11869 次
音乐列表
●李盛仙张雨“春来柳先知”,柳是报春的使者。春光明媚,正是春游赏柳的时节。品赏几副咏柳妙联,则更能增添赏柳的情趣。绿柳舒眉观新岁;红桃开口笑丰年。运用拟人法渲染春色,更显春意盎然。民间古有“柳叶细眉”、“樱桃小口”形容美色之辞,此联巧妙地让柳“舒...
●黄专华搜集整理在硝烟弥漫的革命战争年代,我国有许多优秀的共产党员和革命者,为祖国和人民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无私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生前用血汗写下的对联,有的抒发了对崇高革命理想无限向往的坚定信心;有的表达了为捍卫真理进行不屈斗争的大...
●王贞虎科举考试是历代封建皇朝招揽人才的手段,也是统治者控制、束缚知识分子的统治术。十年寒窗,一举成名,便会荣华富贵,身价百倍。可是,真正头戴鸟纱、身穿锦袍的,能有几多?大部分人钻在四书五经堆里,到头来却是一无所得。而且还要常常受到老婆的斥骂:“...
●姚苏丹2017年4期校对稿件中,野夫先生《自挽联集锦》中有陈寅恪自挽联:涕泣及牛衣,卅载都成断肠史;废残难豹隐,九泉稍待眼枯人。因此联版本较多,故根据资料加以分析,以求让它能以本来面目呈现给读者。先将有关资料按照时间顺序抄录于下:一、1988年...
●野夫哀悼死者的对联叫挽联,挽联的内容十分丰富,现选几副别具一格的挽联供大家品赏。不可说!不可说!如之何?如之何?30年代,杨杏佛在上海被蒋介石反动派指使的特务杀害,在追悼会上,有人送上这副挽联。此联沉痛和愤恨之情溢于言表。敌乎友呼,余惟自问;知...
1931年11月10日,刘半农邀好友数人会于郑颖孙家,其中有徐志摩。徐与刘二人曾一起在伦敦相处,徐志摩到北大教书后,经常与刘半农相聚。那天郑颖孙很高兴,将自己珍藏的旧诗笺拿出来给大家赏鉴。徐志摩选了十几张精美的,说:“小曼爱此,将归以遗之。”当天...
●知乐鸟墓碑上一般都要刻墓碑对联,多数是在联书上抄写的通用联,且很多不合联律。因此,笔者长辈的墓联大都结合实际和环境,下面是我撰写的几副墓联:一、和凤公和凤公葬于湖南省冷水江市禾青镇粘禾村,我是他老人家的第18代孙。2002年,族人一起为他修筑坟...
●段吉宏现在流行的挽联,多写得悲悲切切,这符合人们的心理,无可厚非。但白喜事之所以能称喜事,是因为它遵循了事物新陈代谢自然规律,那就完全可以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近年来,我从另类表现形式入手,写了如下一些挽联。我一朋友的亲戚,一生为人豪爽风趣,深...
为展示当代对联艺术创作全貌,完整保存当代对联创作资料,推动当代对联文学创作,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研究院决定克服诸多困难,继续开展《中国对联作品集》(2016年卷)的编纂工作。本书已由已故学界泰斗季羡林大师题写书名,常江、蒋有泉共同担纲编委会主任,...
●谭全刚为了让学生从小就熟悉和认知地域文化和乡土风情,湖南省永兴县教育局面向三年级以上小学学生编辑了永兴乡土教材——《美丽永兴我的家》。并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联编入教材,在郴州各市县乃至湖南全省开创了一个先河。这本土教材分“乡情”、“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