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杂志,创刊于1985年元月,是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对联艺术半月刊。作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刊,杂志创刊20年来,一方面及时传达学会的声音,指导全国楹联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方面致力于对联艺术交流、更多还原。
文集访问量: 12091 次
音乐列表
名誉主编邢元敏总策划邢军李润兰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题词天津关工委主任邢元敏作序由天津关工委发起并联袂市文明办、今晚报、市楹联学会共同主办,和平区关工委、中国楹联书画院协办的“励志联大赛”终评结束后,专家组经过近两个多月的紧张点评、书写和编辑整理,...
●傅海青在中国社会,书香门第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文化景观,他们依靠自己家庭教育的力量,连续几代甚至几十代为社会培养出许多杰出的人才。较为著名的有古代的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刘向、刘歆父子,班彪、班固、班昭一家,蔡邕、蔡文姬父女,曹操、曹丕、曹植“三曹”...
●朱荣军孟光轧姘头,梁鸿志短;宋江吃败仗,吴用威消。不明本事的人一看,以为这联里就说的四个名人。其实联里另外暗藏着的两个人才是主角,至于孟光、梁鸿、宋江、吴用全是跑龙套的。这两主角的名字是梁鸿志,吴用威。这联据说是画家吴湖帆讽刺日伪时期南京维新政...
●邓玉虎抗日战争时期的春联,也多反映抗日内容。1938年7月28日,日本陆军攻占小池口后,黄梅各地相继沦陷,民众在日寇铁蹄蹂躏下生活。在春节时,许多爱国人士借写春联以抒发自己救亡图存的情怀。邢瑞南就是其中的一位。邢瑞南,字彦彬,孔垄人,生于189...
●肖维宗今年暮春一个晴日的早晨,我特地租了熟人大罗的一台小车前往本县的抗日纪念地。经资江一桥,到了狮子山纪念塔下。我扼腕肃立,读了一首诗:中华自有勇男儿,血战梅山扫劫灰。浩气长存将士墓,殊勋永刻英雄碑。时光难把国仇洗,历史终将战犯摧。七十周年双庆...
●欧阳军冯玉祥将军一生戎马,辛劳奔波,足迹遍中华,为许多地方的名胜古迹、烈士陵园挥笔题词、撰写对联。1936年在北京西郊建立“辛亥滦州革命纪念园”,任当时起义军参谋长的冯玉祥将军,满怀激情地为纪念园挥笔题词、书写对联。他给园门正面书写的联是:此日...
●潘民华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湖南省桃江县乍埠一带群众连日唱戏以示庆祝。时为乡村塾师的龙逸才为戏台撰一嵌字联:本日果然亡日本;皇天竟不佑天皇。该联贴出后,既未向任何报刊投稿,也无微信与博客,但不胫而走,很快传遍全国。博通经史...
●霍金林曾经我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匠人们,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街头巷尾已很难再见到他们的身影,但我们不应忘记——窑匠窑匠,专门烧制瓷器、砖、瓦的人。人们常常用“像个烧窑的”来形容一个人穿的肮脏。由此可见,烧窑的人身上沾着泥巴,或布满灰尘和烟尘...
●王克松清末,政府腐败无能,积贫积弱的中国已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日本人也横行霸道,完全不把中国人放在眼里。一天,一日本官员在汉口约见几位清朝地方官员,谈话中语带讥讽地说道:“你们中国人都会对对联,我今有一上联,不知诸位敢不敢应对。”几位中国官员...
●焦天赋那师爷模样的人一听慌了,布告虽是自己所写,但内容大部分是从文书上东挪西借抄来的,自己怎能全文背出,更何况一个小小的黄毛少年。于是老奸巨猾的师爷眼珠一转,又心生一计,于是反唇相讥:“人不晓自丑,马不知面长,你小小年纪,口出狂言,堂堂布告,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