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杂志,创刊于1985年元月,是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对联艺术半月刊。作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刊,杂志创刊20年来,一方面及时传达学会的声音,指导全国楹联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方面致力于对联艺术交流、更多还原。
文集访问量: 12530 次
音乐列表
●肖长林(550003贵州省贵阳市中山西路65号802室)楹联大家刘韫良生活的晚清民初时代,是一个列强虎视眈眈,人民水深火热的时代。面对内忧外患的社会大动荡,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志士仁人们共同追求的是『振兴中华』的强国梦。然当时的实际掌权者慈禧...
●涂怀珵崔鲲的格律文学作品,有诗、词、联三种文学样式。读者尽情地欣赏,好评见仁见智。因篇幅所限,我只就其联作语言之典雅,谈谈读后所想到的。当代有识之士把对联(又称楹联)誉为『诗中之诗』,这既是关乎对联应有之义的定位,又是关乎撰联应有意境的呼唤。崔...
●罗辉广东省高州宝光塔屹立于鉴江河西岸,据《高州府志》记载,明万历四年(一五七六),由知府张邦伊筹资白银十三万多两及县中邑人李铠捐资八万兴建。它为楼阁式砖塔,阶梯为壁内折上式。塔平面八角形,外观九级,高六十五点八米,是广东现存最高的古塔。塔座八面...
●周洪林(224100江苏大丰市金丰南大街95-5市图书馆南侧广电网络有限公司)在抗日战争中,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艺形式,或号召抗日,激励斗志,或嘲讽汉奸,威慑敌胆,或痛悼英烈,激励后人,或欢庆胜利,激情洋溢。它好比是文化战线上的“枪炮”,发挥了...
●韩崇文(037008山西省大同市红星嘉园A座-3-13A05室)大同地处晋之北,但楹联的繁盛,还是有迹可寻。现辑录浑源、广灵等地的楹联以飨读者。在恒山朝殿正门,有一副楹联:天际月轮高,访古人胜事遗踪,最难忘果老通无,谪仙载酒;眼前云路近,愿多士...
吟联对句,自古以来为文人墨客之雅事。即便是厕所也有人雅兴大发地为之题联。由此我们才能看到中华文化的一支奇葩——厕联。细细品味一些厕联,真是才思敏捷,“味道”其浓。成文自古称三上;作赋于今过十年。这是清代一个叫魏善伯的人贴在厕所的楹联。该联用了两个...
●王致汤(615031四川省西昌市马道镇邮政局李丹转)西汉武帝时期拓通的灵关古道,自大渡河南岸进入凉山,沿安宁河谷延伸,北连巴蜀,南抵滇缅,是我国古老的西南交通大动脉,亦称“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在西昌段翻越窑山的路边,有一座古镇南寺,周...
●吴光元(417600湖南新化上梅镇天华中路新街23栋121号)9月7日,艳阳高照。新化楹联学会几位联友应邀到洋溪镇白地村采风。听刘支书把新化村十年来的建树成绩和经验介绍完后,老张站在新修的桥上,把周围的景物环视一周后,若有所思。然后,他吟出一联...
●任罗乐对联是国粹,是艺术,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正因为如此,对其渊源、格律、分类、应用诸方面的探讨与研究,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笔者现就古风联的普及与提高,谈一些观点和建议,与大家商榷。一、古风联的定义对联同其它文学艺术形式一样,也有自...
●林鑫昆明大观楼长联传扬四海,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古今第一长联』。清康熙三十五年(一六九六)滇池旁始建二层楼宇。乾隆年间孙髯翁为其撰写长联,由陆树堂书写刊刻。道光八年(一八二八)大观楼增建为三层。咸丰七年(一八五七)长联与楼毁于兵燹。同治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