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杂志,创刊于1985年元月,是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对联艺术半月刊。作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刊,杂志创刊20年来,一方面及时传达学会的声音,指导全国楹联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方面致力于对联艺术交流、更多还原。
文集访问量: 12450 次
音乐列表
●谭全刚毛泽东同志,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度、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力和非凡的才华,创作了许多广为传诵的佳联妙对,为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树立了光辉的典范。而且,毛泽东创作的对联,字里行间洋溢着深厚壮美的中国特色。毛泽东同志的对联作品均是有感而发,缘事...
●张雨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易经》云:『以阳爻为九。』两阳相重,故名『重阳』,也叫『重九』。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重阳诗联,今年的重阳节虽然已经过去了,但品赏重阳诗联,依然别有一番情趣。重阳登高,自古已然。《风土记》...
●解维汉沿着石板路来到西安书院门五十二号,便看到一处靠近城墙坐南朝北高大规整的关中院落,这里是书法大师于右任先生当年的故居。大门门楣匾刻于体手迹『源远流长』。两侧各有一只石鼓门墩,门内陈设一尊于右任胸像。穿过前厅就来到一个传统的小四合院,正中是长...
●叶本初黄鹤楼与长江黄鹤楼下千帆竞;天堑虹中七彩腾。中国象棋楚河汉界车马疾;将策帅谋防攻欢。中国航天神舟十号满载中华景;玉宇九天蔓生希望图。神舟航宇飞天,玉帝喜迎九州客;天宫拜星访月,嫦娥眷恋故地情。...
●邹宗德五、炼字的原则1、务必准确、妥帖。准确、妥帖是用词的第一要求,它要求用词不能含糊,必须符合题旨意境的需要。用词准确、妥帖,就会产生一种质朴自然的美感和笔触的力量。下面谈谈我的一次改联经历:一九九九年,湖南城步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副主任杨波先生...
第一题:基础测试撰写对联,句式确定之后,落字时还要注意口感。对联读不顺口,肯定听不顺耳。这种情况,应尽力避免。试品读下面两组句子,看看哪一句不顺口,并指出不顺口的地方和形成原因。第一组:1、欢歌唱响连珠炮。2、红霞引爆连珠炮。第二组:1、多情处、...
商贩之子妙答皇帝相传,清代有个商贩,其子参加科举考试,文采被皇帝看中,皇帝问其祖辈、父母是干什么的。商贩之子启禀皇上道,臣祖父、祖母之职是:玉甑蒸开天地眼;金槌敲动帝王心。臣父母之职是:父在外,肩挑日月;母居家,扭转乾坤。皇帝一听,吃惊不小,细问...
●彭思孝(甲、乙二人上)甲: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会议上多次强调要联系群众。乙:是这样。甲:有副楹联说的就是关于联系群众的事。乙:那你说说看。甲:官员为人民服务;人民与官员贴心。乙:不错。其他的关于联系群众的事,你是否都能用楹联方式来说一说。甲:可以...
●许有信题朱熹祠治经绳孔孟;论道起东南。题朱熹理学穷理致知,但闻朱学承儒学;反躬践实,总引人心向道心。题浙江仙都山黄帝祠题正门十里湖山朝圣庙;万方士子拜仙都。题河南新郑轩辕故里始祖大殿开邦始祖无双殿;济世人文第一家。题河南箕山许由庙名传颍水声能远...
●陈敏青湘中新化县西部边陲的奉家镇为古桃花源原型地,其下团村为陶渊明与王维采访的桃花源源口已是不争的史实。重阳时节,文友四五位应邀去奉家,游览部分景点,吟出副副佳联,至今回味无穷。那天下午,我们赶到奉家,『本地通』老奉即向我们介绍奉姓的渊源:吾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