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杂志,创刊于1985年元月,是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对联艺术半月刊。作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刊,杂志创刊20年来,一方面及时传达学会的声音,指导全国楹联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方面致力于对联艺术交流、更多还原。
文集访问量: 11498 次
音乐列表
●中国楹联学会第十条:避忌问题。①忌合掌。②忌不规则重字。③仄收句尽量避免尾三仄;平收句忌三尾平。内容解析就像律诗有诸多的避忌一样,对联文体也存在着一些应该严格禁止的现象,以及一些需要尽量避免的现象。《联律通则》此条列举了对联中应该严格的问题三个...
●张骅提起赵天成的大名,在全国联坛和陕西书法界颇有名望。在我担任陕西省楹联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九年期间,他任副秘书长和秘书长兼会计,为陕西楹联事业,四处奔波,公关应酬,管理内务,经管财务,撰联书联组织讲座讲授楹联书法编辑会,,、,刊,发行杂志,整日...
●陈斌(331400江西省峡江县巴邱小学)一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从苦中来。这是曾国潘平时喜爱的一副对联,他常将此联书赠亲友弟子。对联字面意思浅显易懂,可大音稀声大象无形,人终日为名忙为利忙,在忙忙碌碌中迷失了自己,在勾心斗角中消耗了生活快乐。生...
●周春霞尹志斌(400700重庆市兼善中学)对偶,一种修辞手法。它用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句子或短语来表达相类、相关、或相反的意思。这种修辞手法,周朝就有了。《易经》中有『水流湿,火就燥』等偶句。魏晋骈体文崇尚对偶,形成『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
●刘苍穹(435100湖北省大冶市第一中学)《联律通则》导读中讲到:『最大的缺陷还是对偶辞格的分类缺乏一个完整的体系,缺乏在一个系统指导下全面的合理安排。……缺乏一个统一规范的标准和命名体系,这种状况与(对)偶(句辞)格形态的科学研究极不相合,亟...
●马宏光明月一壶酒,清风万卷书。他孤独地行走在文字里,只一墨一砚一笔一纸。寒暑更迭四十余载,潜心于古老的楹联艺术,执著、沉醉、痴迷。经他收集整理的楹联书籍共计十六部一千二百万字,楹联创作六千余副,研究撰写的理论文章八十多万字……他呕心沥血几十年,...
●师进通关于楹联的尾三仄和尾三平这一问题,楹联界曾经展开过讨论。大概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律诗忌讳句末三连仄或三连平,而楹联不同于律诗,不必忌讳这一问题。一种意见认为,楹联五七言的平仄格律与律诗的五七言对仗句相同,也要避讳句末三连仄与三连平。...
●胡静怡近读师进通先生《关于楹联的尾三仄和尾三平问题的再商榷》一文,有一些不同的想法,忍不住要讲出来,与师先生探讨探讨。一、师先生所举之例句中,有两类应该排除。师先生为了证明楹联创作不必忌讳三平尾与三仄尾之论点,不厌其烦地旁征博引,爰举了古今律绝...
●李敬忠(570203海口市蓝天路28号名门广场86051信箱)编者按:对联的今声古声问题、三连平及三连仄问题,一直是对联理论研究及创作实践中争议不休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没有定论,不仅会使新学对联的爱好者无所适从,也会给后代的研究和创作留下困惑。本...
(江西省图书馆万晶晶)按中国楹联学会安排,2011年是联教交流年。1月23日,楹联走进了“赣鄱讲坛”的“社科大讲堂”栏目,江南都市报、大江网专门发布了消息,江西省图书馆刊登了讲座报道,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赣鄱讲坛”的“社科大讲堂”栏目,是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