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1514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林沐风
  • 我游冥冥
  • 菊下香
  • 沂河渔翁
  • 宋家园
  • 末文

刘锋王毓菁字贡南,福建闽县人,清光绪十四年举人,以诗名世。亦为诗钟大家,史载其诗钟风格为『擅为嵌字,富于韵致』。其《诗钟话》所选诗钟亦颇典型。兹选二十副,加以疏解。《白·胡》三唱可怜白柰花都落,安得胡麻饭再香。(黄沚兰)笺:『以白柰花对胡麻饭,亦...

浏览全文 阅读(25760)

诗钟微信公众号『泽润堂』诗钟月赛第十二期一等奖国遥争怨双飞翅,社再空闻一并音。——广东凌汉杰注:徽宗·宴山亭,梅溪·双双燕二等奖隋殿轻喃伤故国,谢堂频啄垒新巢。——山西胡建国居安不警华堂险,忆故曾伤旧国春。——天津崔振生上比:成语:燕雀处堂;下比...

浏览全文 阅读(25783)

刘学明桥,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有了桥,人便于行,货畅其流。华夏大地,川流纵横,兴建了千姿百态的桥梁,更有特色的是许多桥上刻制了对联。这些桥联通常位于拱桥的石券洞两边的石柱上,石梁桥则多位于直梁桥柱之上,还有位于桥屋、桥亭、桥门,以...

浏览全文 阅读(26087)

王一英春风为富丽而歌,听昆曲溜圆,吴音媚好;古邑因文明更美,醉梅花静雅,福字红鲜。这是二〇二〇年春节悬挂于苏州市城门——平门之上的一副对联,该联由山西联家杨怀胜创作。因其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兼容诗画般的文学效果,从上万副的江苏城门春联应征联中脱颖...

浏览全文 阅读(26297)

解维汉旅游景点存在异处同联现象经常旅游而又留心文化细节的人都会知道,一些景点不同程度存在着异处同联现象。即同一副楹联,不仅悬挂于甲点,也会在乙点、丙点反复出现。或者稍微变更几字,内容句式仍大体相同。景点异处同联的现象古已有之。文庙最为突出,常见的...

浏览全文 阅读(26346)
语言的生与熟 2023-11-09 08:48

刘太品『六把尺子』量对联(五)昔时读吕坤《呻吟语》,对这样一句话印象很深刻:『艰语深辞,险句怪字,文章之妖而道之贼也,后学之殃而木之灾也。』中国传统的诗文联语都是用来『载道』『言志』和『缘情』的,语言只是达意的工具,子曰:『辞达而已矣。』能做到『...

浏览全文 阅读(26345)
联须称境 文质彬彬 2023-11-09 08:48

康永恒《对联》杂志刊发刘可亮先生的文章——《『文学类』对联陷入『联八股』泥潭》,对当前楹联创作出现的一些状况进行了批评,同时引发了一些争论。现谨就一些问题谈谈我的看法。一、刘先生所说的『文学类对联』,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因为对联本身就是文学,虽...

浏览全文 阅读(26458)

咸丰收文学是实用的文学,这从它诞生之初就已经确定了。大体来看,文学的实用表现在两方面,一为有用之用,一为无用之用。有用者,文学可经世致用,传播思想,教化众生,延续文明。无用者,文学能娱情悦性,竞胜追奇,达人鉴己,成就自我。纵观文学之发展,如若只是...

浏览全文 阅读(26629)

潘洪斌对联是一种古典文学体裁,这是毋庸置疑的。虽然它的实用性和谐趣性冲淡了文学性,始终走不进文学史,但在众多的清代诗文集中,它和诗词文赋等并列收录,直接反映了古人的观点。目前对联的高峰是清联,使用的都是古代汉语,民国,尤其当代也不乏白话联,但只是...

浏览全文 阅读(26681)

湖南冷水江市的两位老人家:谢谢你们的信任和鼓励!两位是“楹联文化大省”湖南的联友,都年过八旬,与咱们对联杂志交往,研习联作,几十年如一日,苦乐自知,真是一对“超级联友”了!你们的来信吐露心声,言辞恳切,让我们好生感动。对联这一传统文化之所以生生不...

浏览全文 阅读(26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