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1522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林沐风
  • 我游冥冥
  • 菊下香
  • 沂河渔翁
  • 宋家园
  • 末文
巧联趣对 2023-11-09 08:48

本期咏喷头和口罩,其实也是在探讨事物的两面性。该喷的必须喷,比如媒体对社会的监督及正能量引导;该掩的也必须掩,比如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们,就需要保护得更好。喷和掩本无所谓对错,关键要用对地方。出句一:大有文章,喷头忙打点;——吴世超喷墨打印机精度高,...

浏览全文 阅读(26527)

文|曹文献在“有容堂”杯成联赛第23期比赛中,我的一副联作有幸得到评委们垂青,被评为一等奖,组织者邀我写一下心得,这里谨就当时的构思过程作一简要回顾:《春秋三传》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三本古代作品的合称,一副联写三部书,与单...

浏览全文 阅读(26495)
古镇觅联迹 2023-11-09 08:48

文|史若涵从古时的桃符,到如今的楹联;从儿时的春节,到如今的课堂,对联以它独特的方式走进我的生活,陪伴着我,影响着我。寻觅对联的足迹,这次语文周老师带我们来到沙溪古镇,体验一堂别样的对联课。站在古镇的牌坊前,细细端详。乳白色石柱早已斑驳,上面刻着...

浏览全文 阅读(26446)
沙溪似厚书 2023-11-09 08:48

文|董佩熙“沙里淘金,金耀千年名镇;溪中流彩,彩辉三里古街。”在老师和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楹联里的中国》编导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历史悠久的沙溪古镇……来到文治书局,老师考我们,为什么书店取名叫“文治”。马上有同学抢答:“因为太仓有唐文治!”“是的...

浏览全文 阅读(26430)
联忆我的父亲 2023-11-09 08:48

文|肖宇亮每年除夕,我所在的村子家家都会贴春联。大红对联一贴,放眼望去,门户一新,过年的味道呼之欲出。而每到此时便会勾起心中隐隐的痛,总会想起父亲。父亲生于1931年,幼年失怙,念过两年私塾,也上过新式初中,在边远山区,在那个年代,当然是文化人了...

浏览全文 阅读(26481)

“穿上防护服,我就不是孩子了。”“‘90后’已经长大,该挺身而出了。”“2003年非典你们保护我,17年后我来守护你们。”这是青春的誓言,也是青春的担当。在抗击疫情的各个战场,青年一代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广泛赞誉和尊重。特别是抢救危重症患者的ICU病...

浏览全文 阅读(25391)

在全民居家隔离的日子里,仍然有许多人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加班加点生产防护服的工人、为生产生活送去光明的供电工人、在超市里的工作人员、在大街小巷奔波的快递小哥……“没有天生的英雄,有的不过是挺身而出的普通人。”这些基层劳动者的奋力担当,是中国战疫胜利...

浏览全文 阅读(25448)

1985年,对联杂志创刊对韵求工存国粹;联诗述志谱文明。——广西廖碧峰湖心弄影邀双月;口角含香读《对联》。——福建方东新1995年,对联杂志创刊10年韵事十年超百代;奇葩一朵灿千春。——上海戚万丰一册对联,万人争看;十年业绩,众口同歌。——河南尉...

浏览全文 阅读(25111)

“万和堂杯”贺《对联》杂志创刊35周年征联活动,共收到海内外近两千名联友应征联作四千余副。近日征联作品评选结束。经过公示,现将获奖作品公布如下。一等奖卅五年汲古创新,为不老文明,再添活力;两行韵串珠缀玉,让无穷风物,各散奇香。——河南曹文献卅五年...

浏览全文 阅读(25057)

□本刊记者王胜观谷雨时节,山西日报宿舍大院里,高大的泡桐树开起一嘟噜一嘟噜的紫白色大花。像这样泡桐树唱主角的大院,如今都是老院子了。比院子更老的,是这里居住的几位老报人。82岁的郭华荣先生便燕居于此。郭老是对联杂志创始人,第一任主编。曾长期担任中...

浏览全文 阅读(2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