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杂志,创刊于1985年元月,是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对联艺术半月刊。作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刊,杂志创刊20年来,一方面及时传达学会的声音,指导全国楹联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方面致力于对联艺术交流、更多还原。
文集访问量: 11544 次
音乐列表
文|曾昭安郑小谷(1801——1872),字献甫,小谷是他的别字,广西象州人,清代进士,著名经学家、教育家、诗人,学识渊博,工诗善对,有“江南才子”“两粤宗师”之美誉。郑小谷5岁就跟父亲读书,非常勤奋;10岁时候读完五经,能吟诗作对。有一年清明节...
文|卢顺贞严永年邵乃富□淮安区河下古镇打造楹联一条街,车桥镇新建楹联广场,各乡镇举办诗词楹联吟诵会。□世纪佳苑和仁义下关社区,300多个楼道门口都悬挂有主题对联。□淮安区委书记十分重视,深入诗词楹联协会调研。□《淮安诗苑》编辑部30多年坚持订阅《...
春节总是最美好和难忘的。而关于春节的记忆,总绕不开一个春联。对于春联,少时的记忆无疑最初始,最深切,也最温馨和美好。贴春联是民俗符号,也是温暖的童年记忆。这个记忆包含太多的人和事,有长辈、亲戚和发小,有那时、那地、那情态,也有少小之心的感知、记忆...
文|张艺思提起与《对联》的结缘,还得从我三四年级时候说起。那时,陈老师一直在推荐我们看这个刊物。这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我翻开目录一看,里边有佳联赏析、佳节联话、对联教学、对联知识、最美对联人等内容,有传说故事、联人联事等,有巧联趣对和对联作品...
文|林鑫《对联》杂志是中国楹联学会会刊,是海内外唯一公开发行的对联艺术期刊。我时常对楹联界朋友说:“《对联》是与我同庚的好兄弟。”为啥这样说呢?中国楹联学会于1984年11月成立,这可谓是当代楹联文化复兴的开端。不久之后,《对联》刊物于1985年...
文|郭华荣35年前,中国楹联学会在京城成立。仅仅两个月后,她的会刊、至今海内外唯一公开发行的《对联》杂志诞生。处在百废待兴的改革开放初期,办刊困难可想而知。白手起家四处求助是自然的事。可令我这个学会参与者、杂志创刊人难忘的是,1985年1月创刊,...
本刊记者傅海青/文姚正/影视己亥孟冬,记者登门拜访楼宇烈先生。在京郊西山脚下一处极简陋的小区,四壁图书,过道、玄关,眼目所见之处,皆是书,还有诸多舍不得丢弃的日用品包装,将屋子挤得满满当当。书架前一张小桌上,圣像庄严,檀香袅袅。楼宇烈先生坐在阳台...
全球第一部对联电影庚子春节上线上世纪九十年代风靡一时的对联电视剧《联林珍奇》精华改编版剧情简介明朝,家境贫寒的解大绅自幼聪明好学,能诗善对,却无钱上学。山路上遇到大和尚和老羊倌出句嬉戏逗乐,他都以机智又充满稚气的妙对相答,被誉为小小文曲星。父亲生...
安远龙泉湖公园人醉花香浓淡里;歌飞山色有无中。廖松柏某公园长廊斜月上时人坐久;春波涨处燕来频。高寒武汉东湖行吟阁步泽长吟,志感地天留史叹;离骚愤著,情昭日月有神钦。严朝红华山朝阳台昏晓割危岩,月朗诸天曳红日;烟岚回古柏,鸟抟仙气出青云。何战军观音...
□张玉舰雪山关位于四川省叙永县境,原为川滇古道上的一个关隘。相传建于明洪武初年,因地处高山,积雪期长,故名。现在的雪山关经过修缮基本恢复原貌,原先残缺不全的关门楹联,也得以再现出来。其联为:是南来第一雄关,只有天在上头,许壮士生还,将军夜度;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