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学
《安徽文学》由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1950年创刊,2011年全新改版。主要栏目设有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随笔、历史图景、现实体验、文学方阵等。来稿一经采用,即致稿酬与样刊。欢迎海内外所有从事汉语文学创作的作者投稿。
文集访问量: 8968 次
音乐列表
张勤咏这村子叫葛草庙子,地图上也是这么标的,可是,许多人却习惯的称它为驴草庙子。叫葛草庙子,是因为村子里葛姓人居多,过去村子的西北确实有一座庙,今已经改建成小学。叫驴草庙子,是其他村子人的叫法,多数人还是简称草庙子。本村的人不叫驴草庙子,因为难听...
王玲玲库尔班大叔赶着毛驴进北京的故事给全国人留下了多么淳朴、美好的印象。我从内地报考新疆大学时有一个愿望,能见到库尔班大叔那该多好哇。但我这个愿望不好实现。当年的库尔班大叔还在吗?见到他要走多长时间的路?他会见我们吗?一次意外的机会,我却意外地见...
马永丰从看到的第一眼起,我就禁不住喜欢上这幅画了,一头润润墨墨的毛驴驮着身穿白袍、手执巨扇、腰间佩柄长剑的钟馗,背对着我飘然远去。我立刻被小小的毛驴所同时传达出的盎然古意与清新气息深深打动。看上去它很乐意为自己的主人效劳,四蹄错落,轻松而欢快地撒...
柳虹很长时间以来,就有一个到苇海深处去看看的想法。据说盘锦的苇田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今天我们几位好朋友在一位老行家的引领下,迎着瑟瑟的深秋凉风,在河面上已结了第一次冰的季节,来到了广阔无垠的芦苇荡中,亲眼目睹了它的美丽壮观。最早了解芦苇的情况...
刘福智我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工人家庭,在九兄妹中排行第五,从小总是穿哥哥穿旧了的衣裳。父母以及全家的节衣缩食,使我从来都没有奢望能穿上新衣裳;再加上男孩子没有女孩子那种对新衣裳的强烈渴求,也就从未因此怪罪父母,以至于认为生活本该就是如此。只靠父母微薄...
金晓莹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个小女人,年纪与我相仿。说她小是因为她个子小,纤瘦;说话声音小,像小猫发出的喵喵的叫声,弱而飘乎不定,听者需要竖起耳朵仔细谛听,甚至恨不得从耳朵里伸出一只手去抓住浮云一样的声音。她是意外受伤住院的,腿骨折,脸有两处擦...
张远帆他姓孙,是企业员工,与我的尧儿,曾在同一个城市工作,是伙伴朋友。那年孙君去美国参观,面对“9.11”废墟世贸大厦,即兴写下首诗《重建》:“公平是和平的土壤,退步是进步的通道……”我是从尧儿处读到这首诗的,诗的每句使我触动,引起共鸣,说出了我...
刘蔚大哥是我同父异母的亲哥哥。小时候,他让我很烦。他老是惹事,一出事就被老师罚站,我这还没上学的小人儿就得给他送饭去,晴天还好点,下雨下雪天,一个才五岁的小女孩,又端茶缸、又打伞,那难度可想而知,能不烦他吗?等到我上学,还不知道能不能得到他当哥哥...
武传玉几次出门在外有了相关经历后,我才真正体会到“老乡”的含义。那次,我和一位同事去重庆出差,同事的一位大学同学在这座城市里,有多年没见了。同事说这位同学很有才气,且性情豪爽,人缘好,也是我们本地人,因为妻子是重庆人,所以毕业就到了这里。听说他在...
陈奕纯甚爱玉兰,曾经给中南海画过一幅《阳光灿烂春暖花开》大型工笔画,并写了一篇关于白玉兰工笔画创作的文章,总不尽兴。现在,为人民大会堂所画《碧玉生辉》白玉兰工笔画已经完成,那天下午,我凝视着画中盈盈绽放的玉兰花,关于玉兰花及其一些感绪开始逐渐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