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9143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胡谈
  • DiWan
  • 林沐风
  • 宁星
  • 落红飘雪
  • 蓝欧

王学谦?中国批评论坛自由体验、纯文学坚守及其包容性——读李敬泽的文学批评王学谦一回想起来,李敬泽的批评文字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自由。他让我难以忘记的批评是关于莫言的评价。这是很难在当代批评中见到的文字或论断。那时莫言刚刚出版《檀香刑》,面对这部凶猛的...

浏览全文 阅读(29194)

丰云?木心:清雅慵懒的顾影水仙丰云二○一五年八月,《木心谈木心——〈文学回忆录〉补遗》面世,封面上素淡的底色、繁体的字迹,都与读者心目中的木心在审美趣味、格调上极为相契。展读内页,木心在谈论自己的创作时依旧有着惯常的老顽童般的诙谐,而他创作时“锱...

浏览全文 阅读(29202)

于洋欢?木心研究专辑流散文化身份与世界性写作——木心的文学创作观评析于洋欢一、引言全球化时代,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领域出现了流散现象以及随之而来的流散文学。后殖民理论家爱德华·赛义德、阿里夫·德里克、霍米·巴巴等人或以亲身的流散经历来关注流散现象及...

浏览全文 阅读(29198)

张德明?温暖无边的古雅诗学——王学芯世纪之交诗歌创作断想张德明问题与背景众所周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降的中国当代文学使用最多的断代词是“新时期”。这不难理解,因为今天意义上的当代文学的确只有“新时期”以来才真正具有现实言说的地道的文学史意义。但是...

浏览全文 阅读(29169)

吴投文?新世纪诗歌升温的精神症候与文化透视吴投文伴随着新媒体的扩张,新世纪诗坛呈现出此前未有的景象:诗歌数量呈爆炸性增长、诗歌活动频繁主办、诗歌刊物和诗歌选本大量涌现、诗歌评奖层出不穷、诗歌批评和诗歌研究机构急剧增多、诗歌翻译与出版异常活跃、大量...

浏览全文 阅读(29210)

胡友峰余海艳?当代诗歌论坛《他们》:未完成的诗歌“现代性”胡友峰余海艳《他们》是诗人韩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创办的一份民间诗刊。与其他很多同时期、同性质的民间刊物一样,《他们》是历史和文化融合的产物,是创刊人和“同人”共同挖掘诗之宝藏的结晶,...

浏览全文 阅读(29240)

张柱林?“改天换地”的想象与真实——兼及东西寓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叙事特征张柱林初次阅读《篡改的命》的读者,一定会对其叙事的力量感到震惊,继之产生深深的迷惑。小说里不乏东西笔下那些一直存在的质素,只是在这里体现得更极端更刺目,既荒诞、黑色幽默、举重若...

浏览全文 阅读(29225)

张晓琴?极端的命运之书——论东西的《篡改的命》张晓琴东西的小说与桂地的南国植物很相似,茂密地、葳蕤地、兀自地生长着,各有不同。北方的人初见时总忍不住想知道它们的名字,也想知道它们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东西写小说每每以悬疑开篇,再如剥笋般层层向内,最...

浏览全文 阅读(29175)

谢有顺?有喜剧精神的悲剧——读东西的《篡改的命》谢有顺一东西新近出版的长篇小说《篡改的命》,就表现出了这样一种精神特质。小说延续的是并不陌生的“乡下人进城”的故事。城市是乡土中国对“现代”的想象来源,甚至承载着关于“现代”的全部认知,传统到现代社...

浏览全文 阅读(29202)

陈晓明?乡村的弃绝与小说的歪邪之力——评东西新作《篡改的命》陈晓明东西自九十年代初崭露头角,他的小说就以狠拧、歪邪并夹杂戏谑幽默别具一格,顿时令人刮目相看。他的一系列小说如中篇《没有语言的生活》,长篇《耳光响亮》《后悔录》,给文坛强烈的冲击。东西...

浏览全文 阅读(29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