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作家评论
《当代作家评论》文学评论刊物。对当代作家、作品进行学术点评,开展思想争论。读者对象为作家、评论家、大专院校中文专业师生及文学爱好者。有英文目次。东北地区优秀期刊,辽宁省一级期刊。
文集访问量: 7756 次
音乐列表
王学谦《红高粱家族》与莫言小说的基本结构王学谦《红高粱家族》既是莫言的代表作,也是八十年代长篇小说的经典性作品。如果说《透明的红萝卜》《白狗秋千架》等是莫言的漂亮的起跑,“红高粱”则是他辉煌崛起的标志。这不仅仅是因为“红高粱”被张艺谋拍成电影并在...
宋学清张丽军论莫言“高密东北乡”的方志体叙事策略宋学清张丽军中国很多作家都曾建构起属于自己的文学故乡,鲁迅的“鲁镇”;沈从文的“湘西凤凰城”;老舍的“老北京城”;巴金的“四川成都”;王安忆的“旧上海”;史铁生的“地坛”等,当然也包括莫言的“高密东...
张雪飞莫言小说狂欢人物的动物性诉说——从《檀香刑》与《蛙》说起张雪飞一“动物性”作为人类与其他动物共通的属性,是曾被人类文明故意遗忘的角落。人类更愿意用神圣的起源,来证明自己的高贵、伟大;用“逻各斯”等耀眼的名目为武器,在人与其他动物之间,矗立一...
李晓燕存在的苦痛与灵魂的救赎——《蛙》中姑姑形象创作原型探源李晓燕何为存在?文学评论家谢有顺曾这样说:“存在是一切情感、思想、欲望和人一切活动的本原,是人的生存意义的基础,既表明人客观的地位,也表明人主观深邃的体验,是当下的,现实的,是自我的本质...
师力斌打开一座村庄呈现中国——读梁鸿《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师力斌一、呈现中国与阐释中国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学术界一直有阐释中国的焦虑。在全球化和市场化共同作用下的中国发生了千年未有之变,令人眼花缭乱。大转型,后革命,后工业,后现代,后冷战,后...
乐绍池以“乡愁”为方法——读梁鸿的《出梁庄记》乐绍池梁鸿的非虚构作品《中国在梁庄》在二○一○年甫一发表即获广泛关注和喝彩,作品深沉地书写了其故乡梁庄,准确说,是一半的梁庄,扎在土地里而根部不断松动,日渐倾圮的那一半。两年后梁鸿推出了同样广受赞誉的...
李云雷从“乡土中国”到“城镇中国”——读梁鸿的《出梁庄记》李云雷梁鸿的《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的姊妹篇,《中国在梁庄》主要描述梁庄的历史与现状,以梁庄为个案展示了中国乡村在二十年中的巨大变迁;而《出梁庄记》关注的则是另一部分梁庄人——外出打工...
杨姿在望不见的地方前行——迟子建《群山之巅》的精神之眼杨姿死亡天使降临于人,为的是把人的灵魂和肉体分开,而使他全身长满眼睛。……在离开之前,悄悄地把自己无数眼睛中的一双眼睛留给了人。——舍斯托夫《在约伯的天平上》《群山之巅》面世之后,迟子建在多个...
韩春燕神性与魔性:迟子建《群山之巅》的魅性世界韩春燕当人的栖居生活通向远方/在那里,在那遥远的地方/葡萄闪闪发光。/那也是夏日空旷的田野/森林显现,带着幽深的形象。/自然充满着时光的形象/自然栖留,而时光飞速滑行。/这一切都来自完美/于是/高空的...
周景雷每个人都有自己有限的人生之巅——关于迟子建《群山之巅》的几点认识周景雷在《群山之巅》的后记中,迟子建录下了自己的一首诗。这首诗既是她进入知命之年的人生感慨,同时也是对这一部新的长篇叙事的一个交代。应该说,她的后记尤其是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一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