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作家评论
《当代作家评论》文学评论刊物。对当代作家、作品进行学术点评,开展思想争论。读者对象为作家、评论家、大专院校中文专业师生及文学爱好者。有英文目次。东北地区优秀期刊,辽宁省一级期刊。
文集访问量: 7673 次
音乐列表
杨光祖《绝秦书》论杨光祖饥饿叙述、文化寓言与中国命运《绝秦书》是一部命运之书,是对中华民族命运的深入描写和反思。很多评论家认为它只是对那场灾难的描写和反思,这是小看了这部小说。如果仅仅是重现那场灾难,当然依然有意义,但意义不大。而且小说前半部分就...
王学谦残酷的慈悲——莫言《檀香刑》的存在原罪与悲悯情怀王学谦我以为,在莫言诸多优秀的长篇小说中,《檀香刑》(二○○一)应该是更具风采、更具魅力的一部,是优秀之中更为优秀的作品,也是百年新文学值得珍惜的宝贵收获。李敬泽说:“《檀香刑》是一部伟大作品...
高昌怀赤子之心,响天籁之音——贾大山散论高昌隔着岁月风雨回望贾大山朴素的小说创作,唐人钱起的两句诗就久久地萦绕在我心头:“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霾消雾散,曲终声远,袅袅清音回荡,悠悠余韵飞扬,一带青山,苍翠迷人……关于贾大山的话题,近来在媒体...
张丽军日本学者竹内好认为:“学问与生活并非同样的事情。然而,从终极结果上说来,与生活不相联系的学问根本不存在,任何学问都是从我们应该怎样生存这一追问出发的。确实,学问与生活不能等同,不脱离直接的生活,学问自身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尽管如此,如果终极意...
庞秀慧世纪之交“乡下人进城”叙事中出现了大量的空间想象,这是因为乡村以城市为镜像来建构主体。孙惠芬《给我漱口盂儿》(《山花》二○○三年第一期)中受下乡知青们影响的奶奶执著地保持着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刘庆邦以《到城里去》(《十月》二○○三年第三期)为...
刘骧中国现代三四十年代的都市小说流脉在进入五十年代以后发生断裂,这已经成为研究者们的共识。革命对现代城市的偏见及其在重返城市后对之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的书写范围被严格窄化为工业领域的生产斗争,工人阶级取代现代都市文学中的摩登男女...
李建军一启蒙是二十世纪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任务,而启蒙主义则是这一运动的主旋律。虽然由于种种干扰,“启蒙”先后被“救亡”所压倒、被“蒙启”(“蒙昧主义”与“反启蒙”的代名词)所瓦解,但是,以“五四”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依然将“民主”、“科学”、“平等...
李新宇李应该是著名的剧作家、书画家和雕塑家,当下人们所看重的那些头衔,他享有不少,比如,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戏剧文华奖评委会副主任,中国宋庄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编剧,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等等。从八十年代到新世纪,他写了《石龙湾...
王向峰我国的先民为了表达和记事的需要,先是集体无意识地创造了语言,之后又发明了与语言相对应的文字符号。然而,回望语言与文字所产生的巨大社会效应,连他们自已也不敢相信,这惊天动地的创造与发明,竟是人类自身之所能,于是便想象性地归功于某一获得神启的天...
贺绍俊读王充闾的《逍遥游——庄子传》,不由得想起庄周梦蝶的故事。庄子在《齐物论》中讲述他做的一个梦,他梦见自己成了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醒来后却陷入迷茫,他不知是庄周梦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为庄周。没想到我在阅读中也产生了庄子式的错觉,我不知道这本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