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7685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我喜欢仰望星空
  • 林沐风
  • 骆雪
  • 宋家园
  • 岚若西谷
  • 孤树

张颐武一二○一二年以来,有两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其实正好象征着中国文学的重要的、不可逆的变化,也在喻示着中国文学所建构的新的“本土的全球性”。一是二○一二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当然显示了近年来中国文学在全球的能见度的极大的彰显,也凸显了本土文学...

浏览全文 阅读(24010)

马季蓄势待发与酝酿新变——二○一三年的网络文学马季经过十五年的磨砺与撞击,吸收与融合,二○一三年,网络文学已进入成熟发展阶段。无论是从作家成长、行业发展,还是从读者期许、社会认同的角度来看,网络文学的存在已毋庸争辩,所谓成熟实乃进入“成年期”。这...

浏览全文 阅读(23968)

李朝全追溯大历史与反思新现实——二○一三年的纪实文学李朝全如果从创作手法上划分,文学作品可以分为虚构和非虚构两大文类。我们通常所说的“纪实文学”基本上等同于广义的报告文学,应当属于非虚构文本。但是,反过来,非虚构文本未必就是纪实文学,因为它还可以...

浏览全文 阅读(23932)

王冰艰难的追寻与重建的幻象——二○一三年的散文王冰新世纪以来,由于变革的深入与社会的开阔,更由于人们的文化积淀、作者的创作积累和个人的主体意识诸因素的加强,散文同其他文体一样,也进入了一个更具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审美时代。于是,二○一三年的散文创作,...

浏览全文 阅读(23974)

白烨新演变与新走向——二○一三年文情述要白烨当代文学的发展,除去依循文学自身的规律向前运行之外,越来越与社会生活勾连密切,互动频仍。这必然使不同年度的文学,呈现出不尽相同的风采。二○一三—二○一四年的文坛,正是在与各种社会动向、文化思潮的碰撞与互...

浏览全文 阅读(23941)

单畅王永胜葛浩文英译:“异域”风情中的“归乡”情结——以莫言《师傅越来越幽默》的英译本为例单畅王永胜葛浩文(HowardGoldblatt,以下简称“葛氏”)是一位“著名的中国当代文学学者和翻译家”,也是“近年来翻译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数量最多、贡...

浏览全文 阅读(23940)

林丽君(王美芳译)如葛浩文所说,我与他合作翻译,虽然也有辛苦,但更多的是乐在其中。我们翻译中文小说,一般我先翻译第一稿,之后让他来改,改完之后我再读一遍,等到我们都满意之后才发给出版社。这是翻译小说,说到翻译诗歌,可能更复杂。下面我就从诗歌集《推...

浏览全文 阅读(23932)

葛浩文(王宇弘译)在一九八九年或一九九○年,经聂华苓女士推荐,美孚石油公司找到我,让我将贾平凹的小说《浮躁》译成英文,这部作品获得了当年的飞马文学奖。《浮躁》英译本名为Turbulence,一九九一年由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出版社出版。我在香港中文大...

浏览全文 阅读(23976)

葛浩文(潘佳宁译)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即将来临,文学翻译依旧前途未卜。马丁·阿诺德(MartinArnold)在《纽约时报》(一九九八年六月十八日)上写道:“总的来说,外国译著在美国的销售,就像一瓶所剩无几的剃须膏,只有一点儿空气和泡沫。”到一九九...

浏览全文 阅读(23957)

宋玉书围绕土地收益与分配展开的利益博弈是当下中国社会矛盾冲突的一个基本形态,它的复杂性使安坐书斋的文学想象和跑马观花的田野考察很难抵达现实与人性的真相,作家只有真正进入其中才能发现被隐讳的运行规则,透视被遮蔽的人心、人性。乔叶以参与者、策划者、指...

浏览全文 阅读(23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