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作家评论
《当代作家评论》文学评论刊物。对当代作家、作品进行学术点评,开展思想争论。读者对象为作家、评论家、大专院校中文专业师生及文学爱好者。有英文目次。东北地区优秀期刊,辽宁省一级期刊。
文集访问量: 7597 次
音乐列表
正是终有一死的人体,那脆弱易毁、受苦受难、心醉神迷、贫穷困苦、相互依存、满怀欲望、悲天悯人的人体,提供了所有道德思考的基础。——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英〕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第149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引这段话当然属于...
问题意识是学者小说创作的思维前提和显要特征。格非、李洱、阎真、李陀、梁鸿、南翔、晓苏、王尧、晓风、张柠、房伟、叶炜、杨剑龙、史生荣等学者作家在小说文本融入历史之思与现实之刺,将学院知识分子特有的公共关怀和现实批判精神融入创作实践。学者的问题意识及...
村庄是中国乡土小说生发的源头,亦是作家生长的精神原乡。作家之于乡土的眷恋感与归属感,最直接的表现即是这一群体对文学村庄的精神皈依。以鲁迅、废名、沈从文为代表的现代乡土作家,以柳青、路遥、贾平凹、阿来、迟子建、李佩甫、孙惠芬为代表的当代乡土作家,皆...
刘巍王亭绣月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不仅意味着文本的传播速度与日俱增,还使得鉴赏与批评文本的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匿名网友的批评留言对后来读者的影响效果亦愈加显著。在过去几十年中,女性文学批评的对象多局限于严肃文学范畴,尤其近些年来学者们更多地倾向于梳...
周景雷白晶玉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始终与中国社会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研究当代文学乡村叙事中如何书写乡村治理问题,不仅可以从文学的角度探究作家对乡村社会的想象,其实也关联到了作家的文学立场、写作姿态,以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如何处理自身创作与中国乡村社...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范式转型成为学术界最近热议的话题。暂且抛开理论的枝枝蔓蔓,在我有限的视野内,似乎还没有学者注意到广播对当代文学的影响,但回到当代文学的现场,应该说广播媒介或多或少地塑造了文学的生产、传播和接受,乃至自身的形态。尽管广播在今天已经...
写作,我们的小说写作,一直经受着难以摆脱的两种不同向度的力量的纠缠。一种是“拿来”,是我们的小说传统乃至整个世界小说传统的延续,只有基于这样的“拿来”并将拿来融化为我们自身,我们才有可能避免不断地盲目试错,才有可能避免重复前人早已经掌握的“发明”...
三李辰冬的《红楼梦》研究,可以说是王国维之后,最重要的比较文学研究成果之一。我们都知道,王国维之前的红学研究,我们通常称为“旧学红派”,主要有两派。一派是索隐派,就是透过字面探索作者隐匿在书中的真人真事。索隐派是在乾嘉时期经学考据风的影响下形成的...
郜元宝主持人的话一口气读完作家李浩给本期专栏的这篇《从“拿来”到“反哺”——中国小说百年的本土化实践以及创新性尝试的个案分析》,我第一个反应是:如果当下每一位中国作家都愿意写这么一篇跟李浩同题的文章,那该多好!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学才能更加有效地凝...
2014年,诗人丁成参加在罗马尼亚举办的米哈伊-艾米内斯库国际诗歌节时,他的朗诵被土耳其诗人贝沙莫格(AtaolBehramo?lu)称为“中国风暴”。2017年,在西安举行的“80后诗人诗歌分享会”上,丁成朗诵他的诗作《甸沟图等等》,引起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