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武大美民乐,民风淳朴,土地肥沃,历史上盛产青稞、小麦。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面为先。而勤快麻利的家庭主妇们,用麻利的巧手和所积累的经验秘方,制做烹调出来的面食三鲜,就颇有风味和名气,堪称是招待亲朋好友和八方游客的特色美食。如今,它们已上升为...
梅里·雪一雪山,隐在一片苍茫里。四十多分钟的路程,我们从天祝县城到了马牙雪山脚下的炭山岭镇。炭山岭因盛产煤炭而得名,紧邻青海,处于祁连山境内。曾经,这里的百姓靠煤炭资源发家致富,近几年由于祁连山生态保护和环境资源整治,核心区和缓冲区居民开始搬迁。...
卿晓晴没有雪的冬天,让城市看起来有些粗暴。人们活在完全自我的现实里,抑或记忆里。看立冬过后的天,高远而淡漠,深刻或浮浅。听繁华街市此起彼伏,喧哗骚动,而我们一如既往地想象花开的声音,想象鸟儿飞过的身影,回忆大雪纷飞的日子。多年前的冬天,如一幅有太...
许实走进锁阳城,我仿佛是艳丽的装饰品,但是很快就被城吸掉颜色,被风干,像沙漠里的雨滴,深秋的树叶,被风吹落。我茂盛的身体变得萧索,鲜艳的容貌变得斑驳,这是城的强大,光阴的刻薄。锁阳城在河西走廊深处,在瓜州遥远的戈壁上,是疏勒河结出的一枚果子,晒着...
朱莹霞金秋十月,一块石匾,载着历史的尘埃,从岁月的浮光里,敲响拂晓的钟声。我循着声音,沿着历史的足迹,漫步于古老的青石巷,一点点掀开岁月的断章。城堡穿过一条条幽深的峡谷,拐过一道道和缓的山路,爬过一座座低矮的坡岭,便来到黑松驿——一个沉寂于历史的...
杨桂平陶瓷记简单、古朴、厚重,虽历经岁月沧桑,仍不失健硕。没有人知道它经历过什么,这似乎是藏在破碎端口的一个永远的秘密。无言是它给世人的谶语。这是一件出土于河西走廊山丹四坝滩的陶罐,省级重点文物,镇馆之宝。菱形网格纹彩陶罐,红陶黑彩,菱形网格纹,...
孙庆丰,男,1977年4月生,鲁迅文学院河北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文学院第十三届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于《诗刊》《小说选刊》《青年文学》《时代文学》《啄木鸟》《延河》等刊物,曾获鲁藜诗歌奖、梁斌小说奖、延安文学奖等奖项。现供职于...
何也,本名何元杰,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人民文学》《福建文学》《作品》《飞天》《诗刊》《江南》《都市小说》《时代文学》《广西文学》《长江文艺》《青春》《当代小说》《西湖》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450万字;主要作品有长篇小...
曹鹏伟,男,甘肃灵台人,小说、随笔散见《飞天》《甘肃日报》《崆峒》等报刊。很久了,李元芳没有再来找我。起初我以为她自己想通了那件事,或者从心里把那件事消化了。理智的人多半不会在一件肉眼可见没有结果的事情上大费周折,不理智的人只要想通了,也会放下那...
肖成年,作家,诗人,甘肃民乐人。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诗林》《诗潮》《飞天》《青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一些作品被《中外书摘》《青年文摘》转载,部分作品收入《飞天·六十年典藏》《新时期甘肃文学作品》等卷本。获黄河文学奖等多种奖项。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