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5601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落红飘雪
  • 沂河渔翁
  • 雁本慈
  • 林沐风
  • 胡谈
  • 小泥巴

回首当年在教学之外的空地,在黄桷坪电厂两个雄伟烟囱之下的几个山丘上,我们在一个无形的竞技场上既是队友又是对手,相互欣赏也相互忌妒、相互依赖也相互诋毁、相互折磨也相互追逐、相互激励又想相互叫劲。因为艺术或者说绘画把几个性格各异的少年联系在一起,这一...

浏览全文 阅读(29305)

张莉“重构或归返中国叙事之路”这个题目让我想到了2001年。那一年,格非老师刚刚从华东师大调到清华大学,那是秋天,他为研究生开设他的第一门课。我们都很好奇,这位新锐的先锋作家会给我们讲什么。——没有讨论博尔赫斯,没有讨论马尔克斯,也没有讨论米兰·...

浏览全文 阅读(29257)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型社会,这种社会模式影响到文学即是乡土田园文学的高度繁荣,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平时疏于观照中国古代的城市文学。其实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已经形成城市,西周时期的都城即能说明这种社会发展的情况。如《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记载:“凡邑有宗...

浏览全文 阅读(29328)
寻常冷暖,百姓尊严 2023-11-09 08:48

这里我想谈谈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市井小说。这是当时比较松散的一个类型,一般涉及汪曾祺、陆文夫、刘心武等写城市下层平民的一类小说,但比如王安忆早期写弄堂和小杂院的作品,似也可以归入。我想从题材来讲,“下层平民”是要强调的,这使它区别于都市小说:如果...

浏览全文 阅读(29344)
京沪双城对照记 2023-11-09 08:48

80年代以来有两个城市格外引人注目,一个是上海,另一个是北京。这样两个城市在民国时期就有海派文化与京派文化之别。如果说八九十年代上海与香港成为彼此互为镜像的双城记,那么上海与北京则更像彼此相关但又品性不同的亲兄弟。中国城市文学的特殊性在50到70...

浏览全文 阅读(29363)

在2013年一次关于城市文学的论坛上,我曾经谈到个人对新城市文学的看法与期许。新城市文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新的城市文学与新城市的文学。后者的侧重点在于上海、深圳等新城市,是以这些新城市为中心而展开的文学书写。深圳跟西安、北京、南京等城市不同,...

浏览全文 阅读(29389)

在建国初期的“十七年”小说中,城市的影子总是依稀可辨。那些影影绰绰的负面形象,其实深切照见彼时紧张的意识形态交锋。比如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便通过一对革命夫妇的家庭悲喜剧,来突显“革命之后”无产阶级与城市的内在矛盾,以及由此衍生的“社会主义危机...

浏览全文 阅读(29384)
城市写作与空间问题 2023-11-09 08:48

一对城市文学写作而言,空间问题始终是其潜在而巨大的焦虑的来源和症结所在。城市区别于乡土农村的重要方面表现在,它的空间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而这也就决定了城市文学具有某种内在焦虑的成分,这一焦虑随着现代性社会的到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而日趋明显,已于有形...

浏览全文 阅读(29337)

寄居在猫先生胡须上的病孩子人们不再谈论隐晦的命题降落或者喧响山石土田因人而异有一种刺骨的寒在松懈下来的瞬间侵入巢穴不要问我将去往何方知更鸟啼鸣的第二遍林子开始狂热枯竭的血液融化成一尾银鱼我想我是寄居在猫先生胡须上的病孩子于苍老的厚重中穿梭在阴暗的...

浏览全文 阅读(29347)
逆光与反景(八首) 2023-11-09 08:48

罗逢春索玛大草原晚雾从那些不明成因的天坑的繁茂叶片之上,迷途的天马开始轻盈的还乡之旅夕阳那捂得发烫的罗盘如同一个无法挽救的王朝逐渐式微牧马人在回家的路上,远去了马蹄声……模糊如一部暧昧的断代史月上中天,星星像汹涌的发光而沉重的泪滴,一任往事的白色...

浏览全文 阅读(29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