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采风月刊
《上海采风》办刊宗旨定位为把握城市气质,品味上海生活、发现上海、导航上海的城市杂志,其内容贴近生活,视点独特,强调“独家新闻”,聘请名家开辟专栏。《上海采风》不主张花花绿绿的娱乐新闻,也不沉溺于晦涩枯燥的说教,致力于在通俗中体现深度,在深刻中保持轻松,进一步张扬个性、思想性以及时代精神,既和时代同步又能超越时代。
文集访问量: 12000 次
音乐列表
张军怎样让古老的昆曲盛开在当下这个时代?如何让昆曲精神走进时尚生活?我做实景园林版《牡丹亭》,用现代音乐风格混搭昆曲玩“水磨新调”,一人分饰N角诠释《我,哈姆雷特》,以《春江花月夜》演绎“当代昆曲”……实验和尝试新事物,我把这看做是复兴昆曲的一种...
编者按:第28届白玉兰戏剧奖颁奖晚会近日落幕。“昆曲义工”、著名作家白先勇获颁“特殊贡献奖”。白先勇的一生始终交织着“情”与“美”二字。少时辗转于海峡两岸,半生流离于海外,历经童年战乱、青年从文与刻骨爱情,感怀人世变迁与家国沧桑,尽显悲悯与赤诚情...
彭小莲谢飞老师在向2018年2月的尼泊尔国际电影节推荐我做评委之前,先发来短信问:“你是否愿意去那里?因为会比较艰苦。”我毫不犹豫就回复了:“非常想去!”因为我从来没有去过尼泊尔,看网上说起来,那里的“幸福指数”很高。不管谢飞老师说有多“艰苦”,...
欧阳燕星我从小对父亲就抱有畏惧。记得儿时有这样的记忆,晚上我很早睡了,可是半夜被大人们的大声说话吵醒,我听到父亲在叫:“星星呢?星星在哪里?我要去看看他。”“睡了?哪有这么早就睡觉……”“我没醉,不用扶我……”我突然觉得很害怕,钻进了自己的床底下...
鲍世远1952年,我在上海市文化局创作室里认识沪剧编剧文牧。他淳朴得像农民,说话和气,穿着朴实,可工作起来干劲十足。当时,他正和宗华、辛之执笔,将赵树理的小说《登记》改编成沪剧《罗汉钱》。他首先想到原著的背景是北方农村,需要改成南方乡村风情,符合...
盛汉清在上海文化界,人们都熟悉原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文化局、电影局局长、著名作曲家孟波同志,却并不知道他有一个一生追求进步、投身革命的兄长;在上海电影界以至整个中国影坛,人们都熟悉有“东方第一老太”美称的著名电影演员吴茵女士,却并不知...
奚美娟李敖先生去世以后,才短短几天,媒体上已经有很多与李敖熟悉或不熟悉的人发表了文章,表达哀思。我与李敖从未谋面,可是心有戚戚,好像是失去了一个熟悉的人。记得今年3月11日晚上,我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结束舞台剧《北京法源寺》新一轮的演出,看见李戡也...
掇掇他们俩因工艺美术结缘,做了一辈子同事;他们俩又因艺术共鸣相爱,做了一辈子夫妻。他们俩一个用面粉捏出栩栩如生的立体造型,一个用剪刀剪出纷繁复杂的平面图景;他们俩都是民间工艺的顶尖高手,也都是各自领域的“非遗”传承人;他们俩都姓赵,一位是大名鼎鼎...
沈嘉禄静听花开,是李唯最近刻的一方闲章。菜根谭里的老句子:荣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老句子凝聚大智慧,在互联网时代也可移来文人案头。这四个字很能体现李唯的萧散风度以及观察世界的姿态,而况他用一个“听”字来接续与花的情...
思齐2018年4月27日晚,第35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以一场富有中国韵味的音乐会,正式拉开了一年一度音乐狂欢节的序幕。在这場“中华创世神话原创作品音乐会”上,一位青年女指挥家以自己极富感染力的指挥,完美诠释了八位不同风格作曲家的作品,音乐、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