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采风月刊
《上海采风》办刊宗旨定位为把握城市气质,品味上海生活、发现上海、导航上海的城市杂志,其内容贴近生活,视点独特,强调“独家新闻”,聘请名家开辟专栏。《上海采风》不主张花花绿绿的娱乐新闻,也不沉溺于晦涩枯燥的说教,致力于在通俗中体现深度,在深刻中保持轻松,进一步张扬个性、思想性以及时代精神,既和时代同步又能超越时代。
文集访问量: 12083 次
音乐列表
李涵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任德耀写了儿童剧《马兰花》,一举成名。这部小孩子和大人都喜欢、中国人和外国人都瞩目、有歌有舞的美丽童话剧,已经成为中国文艺史上一部经典。几十年来,作者勤奋耕耘,不断做出新的成绩。然而,作为一位富有潜力的戏剧家,由于历史的原...
王振华上海市戏剧家协会的前身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成立于1956年8月,今年正是60华诞。不久前,我接到96岁高龄的刘老的电话。刘老说,他近日愈发地感到衰老,记忆力大不如前,正抓紧着处理“后事”,包括整理书报资料等。无意中,他找到了一本当年上...
丁黎采编/每逢暑期档,“国产动画的春天”都会成为绕不开的话题,这两年尤甚。一来因为某个“长期被默认却从未被承认”的神秘传说——国产电影保护月,使得观众和媒体的关注点被频频导向“国货当自强”,二来也是因为去年田晓鹏导演的《大圣归来》将国产动画电影的...
胡凌虹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中国杂技是一块响当当的牌子,既有赛场又有市场。但是在风光无限之下,中国杂技也面临着亟需解决的窘状:比如“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尴尬局面;比如不少国内观众对杂技的认识还停留在“低档次的‘杂耍”的理解层面。跟随着时代的...
柯玲为何总有人对风景视而不见?又为何总有人会触景生情?是前者太不解风情,还是后者易自作多情?这是我在牛津面对空旷的蓝天白云、寂寥的芳甸草地、静穆的园林建筑时,常常生出的疑问。甚至,在整个英国除了著名的风景点,更多的风景大都只是一个存在,缺少驻足凝...
多年前,《上海电视》周刊约我写一个专栏,每星期一篇,定时交稿,我欣然答应。可是第一星期交出稿去,第一星期就被毙了。我的题目是《狗仔不就是小狗吗》,起初还死不瞑目,后来才知道,电视台娱乐频道要了解明星的各种消息,就要靠本台和本刊的编辑记者四处打听,...
黄佟佟六月去南加大参加一个短期心理学班,在洛杉矶碰到了帅帅的意大利男人Giovannimoriconi,他是我朋友的朋友,呢称叫“Gio”,他算是我认识的第一个真实生活中的意大利男人。以前知道意大利男人全都是在《教父》里,我一度以为意大利男人全是...
彭小莲日本导演是枝裕和(1962.6-)生于战后腾飞的日本,所以他拍摄的影片,与他上一代经历过战争年代的导演有着本质的区别。尽管他们拍摄的都是日本的现实主义题材,同是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的他与学长今村昌平(1926-2006)却截然不同,虽然他们学的...
叶兆言1894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最重大的事件是甲午大海战,这场战争轻易又彻底地改变了历史。这一年,在法国也发生一件不大不小的事,犹太血统的法国军官德雷福斯被诬控向德国出卖军事机密,以叛国罪判处终身监禁。左拉在报纸上一口气写了八句“我控诉”。法国...
王国伟据说,申城的林荫道总量已达100多条,完成了创建“百条林荫道”的阶段性目标。我不知道申城绿化部门所称的“林荫道”是什么概念?是否种上行道树就算是林荫道了?关于林荫大道,韦氏词典有如下解释:“一条宽敞的街道,其布局方式富于装饰,手法郑重,特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