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采风月刊
《上海采风》办刊宗旨定位为把握城市气质,品味上海生活、发现上海、导航上海的城市杂志,其内容贴近生活,视点独特,强调“独家新闻”,聘请名家开辟专栏。《上海采风》不主张花花绿绿的娱乐新闻,也不沉溺于晦涩枯燥的说教,致力于在通俗中体现深度,在深刻中保持轻松,进一步张扬个性、思想性以及时代精神,既和时代同步又能超越时代。
文集访问量: 12079 次
音乐列表
刘海波底层、庶民、第二性、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其共同性,或者说最大的悲哀是什么呢?是被迫的沉默,是话语权的丧失,甚至是话语能力或话语的丧失。女性主义者对此最为自觉,她们猛烈地批判男权话语显性或隐性地对男权地位的固化,她们追求理想的女性写作,乃至发掘...
《小王子》与您记者(康春华):您平生第一次读到《小王子》是什么时候,当时有什么感受?柳鸣九:我这一辈子的书斋生活,主要内容不外是两个字:一个是读,一个是写。读的书数量不少,究竟哪一本书,读于什么时候,我还真说不准。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小王子》对我...
庄大伟上海的广播诞生在上世纪20年代,上海的电视是在1958年开播的。广播电视辉煌过,曾经一家独大。如今回忆起那些逝去的日月,心中不免有点五味杂陈的感觉。无线电(收音机)的记忆记得小辰光,姆妈烧晚饭辰光,我照例会到邮电局门口排队,替爹爹买《新民晚...
鲍世远1988年6月28日,沪剧表演艺术家、上海沪剧院名誉院长丁是娥,因患癌症,医治无效,永别上海广大观众和沪剧界的伙伴们,驾鹤远去。她在重病期间,撰写了题为《终生追求,矢志不渝》的热情文章,她说:“粉碎‘四人帮后,《鸡毛飞上天》里‘教育虎荣的唱...
秦来来16世纪中叶,中英剧坛同时出现了汤显祖和莎士比亚这两位伟大的戏剧家。历史惊人的巧合,他们都于1616年逝世,距今整整400年。他们的作品没有时间的隔阂,至今依然震撼着今日的读者和观众;他们的作品没有地域的阻碍,2016年,中英两国将分别举办...
刘莉娜毫无疑问,龚天鹏就是那种活在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打开他的“百度百科”,那一整页光彩夺目的履历中的任何一条,单独抽出来都足以让一个“琴童”被称为“神童”,但他一个人都占全了——1992年生于南京,自幼便显现出极高的音乐天赋,1岁后能哼唱...
秦岭国家一级演员,工文武丑,研究生导师,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春华先生入室弟子。曾得到阎世喜、孙正阳、刘云龙、陈正柱、钮骠、刘异龙等名师的传授。他亦擅演郑(法祥)派悟空戏,表演风格大气威武,亦庄亦谐,出手稳...
木曰雨为纪念建党95周年,由陈云纪念馆和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影片《难忘的岁月》近日在上海首映。这部实打实的“上海原创”重大党建题材影片,对上海的意义显然不同一般。该剧从编导到执行制片人,到主要演员,到美、化、道等主创班子,都是阿拉上海人...
李正越蔡理他,14岁的青涩少年,1948年走进电影厂,是伴随着共和国成长的第一代电影人。大多数观众虽无缘与他谋面,但他的名字总是出现在影视剧的字幕上,难以计数。他就是著名影视拟音师钱守一先生。在逾半个多世纪的职业生涯中,他先后为诸多译制片、故事片...
曾钇榕记得2011年时,我在东方艺术中心连看了三部戏《毛泽东在西柏坡的畅想》《黄土谣》《生命档案》。三部“主旋律”的戏,我却看得津津有味,某些时刻甚至感动得落了泪,这在我的观戏经历中实属少见,相信当时剧场里众多观众也有同样的感受,因为这三部戏完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