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朗圣谕宣讲是明清时期的一项正式制度,明太祖颁布六条圣谕—“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并命令每乡每里置一木铎,选年老或瞽盲者持木铎徇行宣讲圣谕,每月六次。至清代,康熙将其衍为圣谕十六条,雍正又对此推阐发挥,撰成...
戴海斌—略述邵循正先生的一篇政论文邵循正先生是治元代史、中国近代史的大家,给人的一般印象,乃一位单纯、宁静的学者,少有出位的言论。张寄谦先生说他“在政治态度上,观点敏锐,但严谨慎重,生活中沉默寡言”。目前可见一九四九年之前邵先生在学术著述之外的文...
朱伟我不认识辛丰年。为探知他,专门向严锋要照片,因为,上海音乐出版社刚出的文集上竟没有他一张照片。其实,网上本是可以搜到的,他和赵丽雅的合影,网上也有。从照片看,是个耿介、执著、执拗的老人。我想,同是爱乐人,辛先生应该与胡亚东的年龄相仿。查了一下...
王东杰史家犹如侦探,总在事后来到现场。他对结局了然于胸,知晓当事人未知的许多线索,却也容易因此混入私见,用外来、后出的准则解说历史本身的发生、发展。为了防止这种后见之蔽,日本專研中国近世思想史的大家沟口雄三力倡研究者要“赤手空拳地进入中国的历史”...
汪毅霖曾几何时,“全球化”被视为经济繁荣和政治正确的代名词。然而,随着近年来希腊主权债务危机、英国脱欧、中美贸易摩擦等事件的爆发,原本围绕于“全球化”之上的金色光环显然已消失(如果“全球化”不是变成了贬义词的话),与之相反的“逆全球化”趋势反而更...
张剑世家原指世代有禄位之家,是从政治着眼;后来泛化,亦可指称以某种专业世代相承的家族。“我们这一门有一种做诗的家风。”冯友兰在《三松堂自序》中自豪地说。冯友兰的祖父冯玉文有《梅村诗稿》,伯父冯云异有《知非齋诗集》,父亲冯台异有《复斋诗集》,姑母冯...
《凯恩斯会怎么做:最伟大的经济学家如何解决你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一书,是美国经济学者特吉凡·彼得格撰写的一部通俗性著作。该书通过阐释和对比历史上伟大的经济学家对日常生活中四十个问题的见解,既帮助读者以新颖有趣的方式掌握一些重要经济理论的要义,同时,...
高王凌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活跃着好多个“小团伙”。他们大多起自民间,又与政府有着种种联系。其中,最有名的一个就是“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又名“发展组”)了。我也勉强算是这个小组的成员。我曾经说过,写发展组的历史很难,更不用说写...
王蒙康笑宇荀子《不茍》章上引用了《诗经·裳裳者华》中这段话:“……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维其有之,足以似之。”一般解释这是周王赞美诸侯:“左有贤臣辅佐,君子感到得心应手。右边也有辅佐贤臣,君子感到有所汲取依靠。君子有他的人力资源...
刘以林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